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退婚夫夫 > 第50章 伦理委员会的听证(第1页)

第50章 伦理委员会的听证(第1页)

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某种金属冷却后的微弱气味。云筝坐在那张硬邦邦的椅子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上那份薄薄的“星尘计划”资料。与其说是资料,不如说是一份经过严格筛选、语焉不详的情况简介,充满了专业术语和战略性模糊,试图从中拼凑出母亲苏晚研究的真实轮廓,但信息碎片化严重,更像是在引导阅读者相信这是一个纯粹的、利国利民的新型能源项目。然而,“铁锈河”、“量子纠缠”、“生物密钥”这些她亲身经历的词汇,以及守墓人揭示的“天枢计划”、“雪崩程序”,都昭示着水面之下的冰山远比这“官方简介”描绘的要庞大和危险得多。

锁骨处的分子式标记隐隐发烫,自从被带到这里后,这种共鸣感就未曾消失,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清晰和强烈。它像一个无形的探测器,感知着这个军事设施内部某种强大的、与她自身存在密切相关的能量场或技术核心——那是被军方强制改造后的“智核”。她知道傅凌鹤此刻也在这个庞大、冰冷的建筑的某个角落,被迫为军方工作,但也在利用这个机会深入分析“智核”的底层架构,寻找苏晚留下的“溢流口”,寻找第三方留下的痕迹。

每周一次的探视,他们以讨论“新能源方案”技术细节为掩护,交换着各自的发现。傅凌鹤告诉她军方正在如何粗暴地试图“去武器化”智核,封堵那些他认为是苏晚留下的安全阀——“溢流口”,这极可能影响“雪崩程序”的触发条件。他分析了系统深处的“逆流”可能性,以及某些无法解释的代码片段,这些都指向了第三方在军方改造过程中的引导或干预。沈清月从远方寄来的明信片,那些指向雨林、塔尖、逆流、倒三角的零散符号,也与傅凌鹤的分析形成了某种奇特的呼应,暗示着这些地点可能是系统节点或触发机制的关键。

棋局已经扩展到了全球,而他们,被困在京市的囚笼里,需要找到破局的第一步。

军方宣布即将召开“智核”伦理委员会听证会,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员作为民间代表出席。这既是他们为“智核”改造成果获取合法性的舞台,也是云筝看到的机会。

会议室设在设施内一栋看似普通的办公楼里,但随处可见的安保人员和严密的监控设备提醒着这里并非真正的公共场所。云筝被安排在一个靠边的位置,她的身份介绍模糊地写着“星尘计划关联人员,新能源技术顾问”。在她对面,是几位面色严肃的委员会成员,以及负责此次改造项目的军方代表和研究员。

听证会开始,军方代表首先发言,用流畅且充满希望的语言描绘了“智核”作为国家级新能源战略核心的美好前景。他们强调了改造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声称已经彻底消除了旧有系统的“不稳定因素”,使其成为一个纯粹、高效的能量生产与分配平台。年轻的研究员补充了一些技术细节,但避开了所有可能引发疑问的敏感词汇。

轮到民间代表质询环节,几个专家学者提出了常规的技术或环保问题,得到了军方准备好的官方回答。直到云筝被点到名字。

她站了起来,珍珠灰的套装袖口带着未能完全洗净的赭石色血渍,在灯光下显得有些刺眼。这套衣服是她从悬浮园林出来时穿的,提醒着她经历的一切。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坚定。

“感谢军方代表和各位专家对‘智核’系统前景的介绍。”云筝开场白礼貌得体,但眼神锐利,“我有一些问题,希望能得到解答,这些问题关于系统的伦理使用,以及其改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深层风险。”

军方代表微微皱眉,但还是示意她继续。

“根据我接触到的有限资料,”云筝说,她小心地措辞,引用傅凌鹤分析的、苏晚留下的概念,“‘智核’系统,或者说其前身‘天枢’,其原始设计极为复杂,包含了许多冗余、自毁以及……我们姑且称之为‘溢流’的安全机制。这些机制并非简单的技术漏洞,更像是为了应对极端情况而预设的‘保险丝’。”

她看向那位年轻的研究员:“我的问题是,在军方对‘智核’进行‘去武器化’改造的过程中,是否充分理解并保留了这些原始的安全机制?特别是那些看似是‘漏洞’,实则是‘溢流口’的设计?如果这些机制被简单粗暴地封堵,是否会引发系统能量的无处宣泄,导致更严重的、不可逆的‘逆流’或失控后果?”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凝滞。军方代表和研究员的脸色变了。他们显然没想到一个“民间代表”会提出如此尖锐且直指核心的问题,甚至用到了他们内部都可能讳莫如深的词汇——“溢流口”、“逆流”。

年轻的研究员试图抢答:“云小姐,您提到的概念……可能基于一些过时的或不准确的资料。我们进行的改造是基于最新的技术分析,完全符合安全标准,并且已经彻底清除了所有……旧系统的不稳定因素。那些您所谓的‘溢流口’,正是我们需要修复的漏洞。”

云筝没有被他的官腔唬住,她直视着他:“但您如何确定它们是‘漏洞’,而不是苏晚博士——‘天枢计划’核心设计师——在预见未来风险后,为系统留下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你们对其原始设计理念缺乏全面理解,贸然修改,是否有可能在消除一个已知风险的同时,触发一个更隐蔽、更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她的话语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切开了军方“安全改造”的漂亮外衣。她继续追问:“一个系统,如果其核心设计包含着被其创造者预设的‘保险丝’,而这些‘保险丝’现在正被使用者移除,这是否符合最基本的科技伦理规范?特别是当移除者可能并未完全掌握其原理时。”

她顿了顿,语气更沉:“更进一步,我们是否考虑过,军方进行的这种特定改造——例如对‘溢流口’的封堵——是否可能并非完全出于自主判断,而是受到了某种……外部力量的引导?这种引导的目的,是真正为了系统的安全,还是为了达成某种不为人知的、可能与系统原始设计目的相悖的目标?”

“荒谬!”一位军方代表终于忍不住打断她,声音带着怒意,“云小姐,您的想象力过于丰富了!军方的行动完全是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安全,不存在任何外部引导!”

“是吗?”云筝的声音依然平静,但每一个字都带着力量,“那么,你们能否公开‘智核’系统的全部原始设计文档,以及你们此次改造的详细技术报告,让独立的第三方专家进行评估?如果系统真的如你们所说安全可控,为何要对原始设计中的关键部分进行如此彻底的修改,甚至封堵其创造者留下的安全阀?这本身难道不是最大的风险提示吗?”

她的话语在会议室里回荡,引得一些委员会成员低声议论。她没有直接提及“雪崩程序”,没有提及“第三方势力”的名字,更没有提及她自身的“活体密钥”身份。但她提出的问题,结合傅凌鹤提供的技术细节,精准地击中了军方改造的软肋,以及他们试图掩盖的真相——他们对“智核”的掌控并不完全,他们的改造可能被利用,而系统的原始设计远比他们承认的复杂和危险。

她成功地将一个技术问题,上升到了伦理、透明度和潜在失控的高度,在官方记录中埋下了质疑的种子。她知道,这不足以立刻停止军方的行动,甚至可能激怒他们,但她已经成功地将棋局从完全封闭的囚笼内部,推向了更广阔的公共视野,哪怕这个视野此刻还被军方严格控制。

听证会草草结束,军方代表以“涉及国家机密”为由拒绝了云筝公开技术文档的要求,并承诺会“充分评估”她提出的“合理建议”。在场的许多人看向云筝的眼神复杂,有不解,有警惕,也有极少数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

云筝被带离会议室,重新置于监护之下。走廊冰冷而漫长,她能感觉到军方安保人员的戒备明显增强。她知道自己冒险了,但这是必须迈出的一步。

沈清月从远方投来的石子,在京市的棋盘上激起了新的涟漪。而她和傅凌鹤,这对在囚笼中重新连接的盟友,正试图在这层层涟漪中,找到破局的方向。伦理委员会的听证,是他们第一次公开出招,虽然微弱,但已在坚固的壁垒上敲开了一道缝隙。

缠绕着他们的,是危险的藤蔓,但在这藤蔓的缝隙里,希望的新芽,以及抗争的火星,正在悄然生长。她需要更多资源,需要真正的独立自主,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复杂的局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