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账五两银子,李翠云难得心情愉悦,看着面黄肌瘦的孙辈们,决定用这笔银子给家里改善伙食。
“娘,要不先攒着吧。六弟的赌债还……”
捏着李翠云塞给他让他去买肉的银钱,李永福欲言又止。
李翠云背着手,挥挥拐杖,“去去去,让你干啥你就干啥。这五两银子能顶什么事,你娘我既然能卖一个方子,就能卖第二个,你少操点心,赶紧把肉给我买回来才是正事!”
几人一听李翠云还有方子卖,顿时不愁了,一家子都陷入晚上要吃肉的喜悦中。
自那天她把孙族老骂了一通后,建学堂的事就不了了之。
李翠云也没指望村里能把学堂建起来,等春播忙过劲儿,指使几个儿子上山伐了四根好木头回来。
她要在自家院子里给孩子们搭个棚子,作简易版学堂。
“棚子好建,就是夫子难请。”
屋檐下,几个儿媳和李翠云坐在一块儿,手里各忙着事儿,边看汉子们垒木桩。
王春香只有一个曾孙女,年纪还小,不到启蒙的年纪,她不着急。
着急的是赵红梅和孙小草。
孙小草胆儿小,来家里这么多年了,依旧话不多。
赵红梅自说自话,没人搭腔,尴尬的很,手上的活计都没心情做了。
李翠云知道她这是在为李佩兰和李佩竹着急,心里欣慰,自己的一番努力还是有效果的。
随即又是发愁。
赵红梅捏着绣棚好一会儿,试探问她婆婆:“娘,要不,咱还是请贵人来教孩子们吧。”
她嘴里的贵人是林茫海。
李翠云其实也想到了他,就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
王春香近来和妯娌关系好了一些,看赵红梅着急,帮她说话。
“娘,贵人有心想报答咱家,咱一直把人往外推也不是回事儿。不如,就趁这机会走动起来,我看那贵人还挺喜欢咱家孩儿的,关键还省钱呢!”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孙小草也看向李翠云,就等着她拿主意。
李翠云在心里权衡了一下利弊,被王春香那句“省钱”给打通了。
不让人报恩,若是这人心底阴暗,怕是久了还要结成仇人。
不如两厢如愿。
林茫海住在县里,李翠云做了决定就不拖延,叫李大宝跑县里递了封信。
是李翠云口述,李永寿代笔的。
信送到的第二天,林茫海提着书箱就来了。
一身书生长袍,和那天剑指周富商时完全是两模两样。
李茂瞪大圆眼睛差点没认出来人,林茫海开口叫他,他羞得直躲在了李翠云身后。
“林公子。”
李翠云和他问好,言谈之间测试林茫海的学问。
“林公子,我年轻时去县里碰到个读书人,他嘴里一直说着一句话,像是百思不得其解,我好奇记了下来,几十年过去仍然没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知道林公子能不能帮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