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难,还不如在家里下地干活,至少不会饿着肚子。”
能走出村庄的人,很少,要么是在镇上有工作,有亲戚什么的,家里人才会同意孩子离开村子。
很多年轻人是想离开村子,去外面讨生活的,架不住家里人不同意。
“你敢走,你就不要认我这个爹。”当爹的骂人。
“儿子,听话,爹也是为了你好,外面哪里有怎么好,在家里多种点地,把粮食卖出去,一样能赚钱。”当娘的在旁边劝说。
做人儿女的,很多都妥协了,也有一些出去了,有的回来,有的是再也没有回来。
在外面过得好不好,谁也不知道。
有一些自己出去被人骗了,回来继续骗亲戚,有些亲戚是因为信任那个人,才会让自己的孩子也跟着一起去,哪里知道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不过什么都不影响,老一辈的人,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她们不接受孩子一个人去外面讨生活,而是想着一大家子一起去,就是没有那个魄力。
不过也有例外,林年前几天听说,隔壁镇上有一家,就全部都搬到南方去了,听人家亲戚说,她们过一段时间,也要去南方了。
一直说南方多好多好,那钱多好赚,那边全是厂子,工作也高,一个月能有差不多两百块呢。
两百块,村里多少人家全部存款都还没有两百块,两百块的诱惑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九零年,是全国经济飞快的发展,同时也有下岗潮。
很多厂子效益不好,内部管理出了问题,也有很多私企崛起,很多港商过来内地投资做生意,特别是沿海城市,每天都在变化。
一座一座大楼起来,建厂房,建商场,建游乐园,建商铺,建住房,修路。
沿海城市飞速的发展着,而很多小山村,人们还是过着淳朴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牛车哒哒哒的往前走,离开了投资山村,背后不好小老太还在各种讨论着。
各种目光聚在一起,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有的麻木,有的平静,有的向往。
这些都不能影响周大丫美滋滋的心情,今天是个好日子,好啊好日子,你说谁能想到,她周大丫一个小老太,还能有一天去镇上过日子。
以前周大丫就很想去镇上生活了,小儿子林安不就在镇上生活吗?
周大丫之前还跟小儿子说,“儿啊!你看,你要上班,你媳妇也上班,家里就金宝一个人在家,娘去镇上给你们看孩子。”
“娘,金宝有她外婆帮忙看了,你好不容易把我养大,我怎么还能让你帮忙我看孩子呢,这事有金宝他外婆。”
“再说了,娘你跟我去了镇上,爹一个人在家,等下出了点事怎么办,娘,你还是在家照顾爹好了。”
“儿子,你是不是不想娘去镇上给你看孩子,家里不是有你大哥,大嫂,你大哥,大嫂可以照顾好你爹的。”周大丫还想着说服小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