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权倾朝野在线阅读 > 第16章 藩王之乱(第1页)

第16章 藩王之乱(第1页)

京城九门的铜锁在晨雾中泛着冷光,林墨白望着城头上新架的投石机,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首辅玉笏上的仙鹤纹。自苏若雪从潼关返回已过三日,燕王的二十万大军正以每日三十里的速度逼近,而户部送来的军粮清单上,西域商路断绝导致的缺口,像一道狰狞的伤口横在眼前。

“大人,禁卫军统领说,西市的粮商又抬高了三成粮价。”书吏的声音带着焦虑。林墨白冷笑一声,将盖有赤焰卫印的调令拍在案头:“去告诉他们,再敢囤粮,就把他们的库房充作赤焰卫的马厩——别忘了,长公主的金牌还挂在城门上。”他知道,这些粮商背后站着的,正是顾党余孽与西域的勾结势力。

长公主府的暗室里,苏若雪盯着舆图上被红线标注的“玉门关”,手中握着从叛军俘虏身上搜出的西域琉璃珠。“赤焰卫在敦煌发现了匈奴的商队,”她对林墨白道,“这些琉璃珠与北疆军饷案中克扣的物资清单吻合——燕王的火器,极有可能来自匈奴。”

舆图上的箭头突然被朱砂重重圈住,林墨白的笔尖在“黑风峡”处顿下:“当年左相克扣的军饷,足够向匈奴购买五千架弩机。现在叛军前锋使用的连环弩,正是匈奴的‘落日弓’。”他忽然想起,在查军饷案时,北疆副将曾提到“兵器库里的箭矢总是不够”,原来缺口早已被燕王填补。

紫禁城的钟鼓楼传来沉闷的钟声,这是戒严的信号。苏若雪披上赤焰纹战甲,腰间别着先帝亲赐的佩剑:“我带两千赤焰卫去截断叛军粮道,你留在京城指挥禁卫军。”林墨白刚要反对,她已轻笑出声:“别忘了,在北疆时,你答应过我,战场上不分君臣,只论谋略。”

叛军大营中,燕王萧弘正盯着手中的密报冷笑:“长公主去了粮道?正好,本王的主力就等着你京城空虚。”他抚摸着案头的匈奴狼首令牌,眼中闪过狠厉——与匈奴单于的结盟,正是用西域商路和盐铁专营权换来的,只要拿下京城,这些代价都不值一提。

京城护城河的冰面下,赤焰卫的暗桩正悄悄传递消息。苏若雪带着亲卫潜出城外,却在必经的芦苇荡中遭遇伏击——箭雨从三面袭来,箭头泛着幽蓝,正是匈奴的淬毒箭。“结盾阵!”她大喝一声,长剑连劈七箭,忽然瞥见对方首领袖口的狼头刺青,与当年刺杀林墨白的杀手如出一辙。

“原来你才是顾延之的死士首领。”苏若雪盯着对方额角的刀疤,“三年前在左相府,你砍伤墨白的左肩,今日正好讨回来。”刀疤汉子怪笑一声,率百人合围上来,却没注意到芦苇深处的火光——那是赤焰卫“火攻”的信号。

芦苇荡瞬间被大火吞噬,苏若雪趁机杀出重围,却发现左肩已被毒箭擦伤。她咬牙取出随身携带的金疮药——正是林墨白让太医院特制的,可解百毒。远处,叛军粮道的方向传来爆炸声,那是震天雷的轰鸣,说明她的调虎离山之计成功了。

回到京城时,暮色已合。林墨白正在城头上指挥投石机轰击叛军先头部队,看见她血染的披风,指尖几乎掐入掌心:“伤在哪里?”苏若雪摇头,指着远处的火光:“粮道已毁,叛军至少三日无法进军。但我在伏击者身上,发现了匈奴的通关文牒——萧弘果然与匈奴勾结。”

殿内,皇帝萧衍盯着边关急报,忽然咳嗽不止:“当年朕错信顾延之,才让萧弘坐大。”他望向苏若雪,眼中闪过愧疚,“明珠,你可还记得,淑妃临终前说过,她的妆匣里有个锦囊?”苏若雪心中一震,想起在国公府找到的那个绣着双鹤纹的锦囊,里面正是半块玉佩。

“父皇临终前,曾让淑妃转告朕,”萧衍声音低沉,“长公主若现世,必当与寒门首辅共治天下。朕当年不敢认你,是怕皇后一脉的反扑,却不想养虎为患……”他忽然取出一道密旨,“这是朕新拟的《亲征诏书》,即日起,由长公主监国,首辅统兵。”

城外的喊杀声越来越近,林墨白看着手中的调兵符,忽然想起在北疆时,苏若雪说过的话:“真正的权谋,不是杀人,而是让敌人的刀,砍向自己。”他转身对禁卫军统领下令:“打开玄武门,放叛军前锋进城——记住,只放五千人。”

苏若雪挑眉,立刻明白他的计谋:“你要用巷战消耗他们的连环弩?”林墨白点头,眼中闪过狡黠:“叛军擅长骑兵冲锋,却不擅巷战。更何况,我们在朱雀街埋了三百桶火油——当年平定南疆时,我让人改良了震天雷的引信。”

午夜时分,玄武门缓缓打开,叛军前锋纵马而入,却在朱雀街遭到迎头痛击。火油遇火即燃,将整条街道化作火海,连环弩在火海中失去作用,叛军骑兵纷纷坠马。苏若雪率赤焰卫从两侧杀出,长剑所过之处,狼头纹旗帜纷纷倒地。

“萧弘已退至十里外!”王猛的急报传来时,苏若雪正在清理战场。她望着焦黑的狼头旗,忽然发现旗角绣着的,正是匈奴单于的图腾——这证实了她的猜想:燕王不仅勾结顾党,更与外敌结盟,意图分裂昭华朝。

“去告诉墨白,”她对暗卫道,“明日一早,我要在阵前宣读《讨逆檄文》,将萧弘勾结匈奴的证据公之于众。”说着,她摸出从匈奴商队搜出的密约,上面用朱砂写着:“事成之后,割让玉门关以西三州。”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京城城头的灯笼依然明亮。苏若雪看着林墨白在烛光下修改檄文,笔尖在“勾结外敌”处重重落下,忽然想起在冷宫发现的淑妃手记——上面写着“昭华朝的公主,当以天下为己任”。此刻,她终于明白,所谓藩王之乱,不过是外敌与内奸勾结的阴谋,而她与林墨白,正是这阴谋的终结者。

“墨白,”她忽然轻声道,“等这场仗打完,我们去看看北疆的将士吧。他们在零下三十度的天气里,穿着单衣守城,却依然喊着‘长公主千岁’。”林墨白抬头,看见她眼中的光芒,忽然轻笑:“好,等天下太平,我们就去北疆,看看你用震天雷炸出的防线。”

城外的叛军大营传来此起彼伏的咒骂,显然是得知了粮道被毁的消息。苏若雪摸着颈间的玉佩,忽然觉得,这一仗不仅是为了皇权,更是为了天下百姓——若让萧弘得逞,玉门关以西的百姓将沦为匈奴的奴隶,而她,绝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更鼓敲过四更,林墨白终于放下笔,檄文上的朱砂印在烛光下格外醒目。苏若雪看着他眼下的青黑,忽然想起洞房花烛夜,那个在红盖头下说“我会护你”的书生。如今他早已不是书生,而是能在万军之中运筹帷幄的首辅,而她,也从养女成为了真正的长公主。

藩王之乱的战火还在燃烧,但苏若雪知道,胜利的天平已经倾斜。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京城城头,她与林墨白并肩而立,看着远处叛军大营的炊烟,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这一仗,他们不仅要保卫京城,更要为昭华朝铲除隐患,让天下百姓知道,长公主与首辅共治的时代,已经到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