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大唐西域记通俗演义百度 > 第五回 迦毕试国访质子 迦腻色迦镇孽龙(第1页)

第五回 迦毕试国访质子 迦腻色迦镇孽龙(第1页)

玄奘与慧性法师结伴,告辞小王舍城纳缚伽蓝佛寺,向南行去。行百余里,到达揭职国。

揭职国,在今阿富汗巴尔赫省加兹谷一带。疆域东西五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家都城方圆四五里。

能清与能净前往探寻,遇到一乡人,打听后回来禀复:“揭职国国内有佛寺十余所,僧徒三百余人。”

能净又说:“他们自己说都在研习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

此国土地贫瘠,土质坚硬,丘陵成片,连绵不断。花果稀少,种植菽麦。气候寒冷,民风刚猛彪悍。

玄奘与慧性法师看到如此这般小国,未作停留,继续前行。

从揭职国东南行,进入兴都库什山。

兴都库什山脉,是亚洲中部的高大山脉,平均海拔5000米,该山大部分位于阿富汗境内,由帕尔米高原向西南延伸而成,是印度河流域与中亚内流河流域的分界线。其东段在帕米尔高原南侧,是整个山系中最高的一段。冬季山中时有暴风雪,山间凹地,积雪很厚,积雪期长达6-9个月。高山地带极为寒冷,现代冰川发育,夏季冰川融化、春季积雪消融,形成春夏洪水,为发源于此的河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

兴都库什山,时名大雪山。大雪山连绵不绝,山高谷深,峰峦叠嶂,险恶异常。

自然条件险恶,风雪终年不断,即使盛夏时节也冰天雪地,积雪填满山谷。艰难行进在山路上,狂风伴着飞雪,呼呼作响,仿佛山神鬼魈一般,暴乱作祟。

更让人惊心的是,一路盗贼横行,恣意妄为,杀人越货,无恶不作。

玄奘一行在兴都库什山中跋涉,有了过凌山的惨痛教训,大家都在山路上默不出声,埋头苦行。六百余里后出了睹货逻境,进入梵衍那国。

梵衍那国,又作范延、帆延、失范延,国都罗烂城,在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的巴米扬,巴米扬又译作巴米安。

梵衍那国东西二千余里,南北三百多里。整个国家都在兴都库什山脉(大雪山)的山谷之中。

玄奘一行穿行于梵衍那国的高山峻岭之中,从山谷往上看,不知山有多高,感觉接着青天,透冲碧汉一般。行路之艰难,远远超过翻越凌山与穿过沙碛,沿途层云黯淡,飞雪漫舞,几乎没有片刻晴朗,行到更为艰险之处,则平地积雪数丈。

行走在山路上,经常感到魂飞魄散。玄奘不由自主地咏道:

“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旋入雷渊,靡散而不可止些。

魂兮归来!北方不可止些。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

能清读过些书,但于中夏古籍几乎不通。能净、能自,一庄汉,一打铁,更没有什么墨水,听到师傅“魂兮归来”的吟哦,虽不明白内中意义,却也隐约间感到师傅是在似乎在抒发什么情感。便好奇地说:“师傅,徒弟不懂甚么‘兮’,徒弟只感到师傅是在说行途艰险。”

玄奘回答道:“是啊,徒弟们,我们的身体都是父母所赐,你们跟着师傅,冒险至此,若不是为了众生求正法,谁能支撑下去呢?”

言讫,玄奘目光更坚定,大步前行。弟子们紧随其后,雪地上留下一串坚毅的脚印。

后人赞道:玄奘跋涉雪岭求真经,真可谓佛门真弟子。

经历千难万险,玄奘一行终于走出大雪山,到达梵衍那国都城。

梵衍那国都城叫罗烂城。

只见这座城,建在山崖上,长六七里,北面背靠高耸的悬崖,居民依山傍谷随地势筑屋而居。

放眼看去,整个国家地势高峻,气候严寒,适宜放牧,牛羊甚多。境内出产冬小麦,花果很少,民风粗犷彪悍,衣着以毛皮和粗麻布为主,这也与气候相适应。

几个徒弟照例先前往打探。看到大街上人们使用的文字和货币,日常的风俗习惯,甚至人们的相貌仪表,都与睹货逻国相同,只是语言略有差异。

又听说梵衍那国居民,淳朴而讲诚信,崇拜神祇。上至佛教三宝,下至当地的各种神祇,都诚心供奉。境内有寺院十余所,僧徒千余人,研习小乘佛教说出世部。

徒弟们上次听说了什么“说一切有部”,现在又听了什么“说出世部”,摸不着头脑,玄奘便一一讲说。

说出世部是小乘佛教十八部派之一,从大众部中分出。认为世间诸法都是虚妄,只有出世法则才是实体,这与说一切有部“三世实有”的主张正好相反。

在佛教发展史上,佛灭后,佛教发生过多次分裂。

先是佛灭后一百年,统一的佛教分裂为以长老为主的上座部和非正统的大众部,然后两大部派又继续发生多次分裂,形成南传佛教所谓的十八部派或北传佛教所云的二十部派。

大众部和上座部的主张,特别是大众部的说出世部与上座部的说一切有部在许多方面都直接对立。

在对待佛陀上,上座部认为佛陀是教主,但并非至高无上。大众部则认为佛陀是离情绝欲、功德无边的神。说一切有部主张“三世实有”,说出世部则只承认现在实在,过去、未来没有实体。

边行边学,很快就到了罗烂城。

玄奘到达罗烂城之时,梵衍那国王出城相迎,邀请玄奘到宫中接受供养,数日后方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