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啊,是1967年菲利帕·福特提出的吧?”
陈沐汐认真的表情让和她搭话的少女有些尴尬,她只是从杂志上看到了这个问题,觉得有趣才跟陈沐汐说的,什么福特的她根本都不知道。
自己该怎么选择呢?
陈沐汐想,五个人的生命和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对等,如果是她做选择,她应该会拉下开关。
将六个人都救下无疑才是正确的答案,但那只是最理想化的结果,电车一往无前,生命即将逝去于须臾之间,能做的只有拉动开关这一件事,甚至丝毫的犹豫都将把结局偏向另一个答案。
陈沐汐会拉下开关,她将亲手铸成罪孽,然后去用一生去弥补。
犹豫和纠结是变相的软弱,陈沐汐虽然性子温和,但她却是个果断的人。
如果阻止电车的方法不再是拉动开关,而是从桥上跳下,用自己的身体去阻止电车的行动,她将毫不犹豫的跳下。
甚至她会在内心窃喜,与其背负杀害别人的负罪感去度过余生,牺牲自己换取他人存活要更幸福一些。
这就是陈沐汐的自私,她会因为自己的善良去无视亲近之人的感受,她被碾成肉泥时想到的会是拯救他人的欣悦,而不是亲友们在她死后的悲伤。
这就是陈沐汐的自私,而现在,这个问题真的摆在了她的面前。
“他的命,和其他一群人的命,做一个选择。”
一群人,并没有限定人数,但至少也超过了“一”这个数字,就算这个数字仅仅是临近的“二”,司忆梦一人的生命也不足以与其等价。
理论的答卷陈沐汐不会踌躇,但此刻她却没法抉择。
要用司忆梦的命,去换取一群陌生人的生命?
那些人的个性、身份全然不知,他们此刻的状态也不得而知,即使她选择去救那些人,他们会不会本身就已病入膏肓,她的选择只能保全以分秒计算的意义?
他们对社会的意义如何,是否会是一群穷凶极恶之人?
这些都不重要,这个问题不在于一比多的简单比较,而是司忆梦这一人类个体对于陈沐汐的意义。
怎么可能选择啊……
陈沐汐眼里噙满泪水,她真的想放弃所谓的善良,她本就没有义务去维持那些东西,就算那群人辱骂她,指责她,她也依然想选择司忆梦。
“我选……”
“沐沐!别选我。”
陈沐汐无措地看着打断自己的司忆梦,少年严肃地向她摇了摇头。
不等他们说什么,兜帽男再次开口。
“真是个坏孩子,这么快就要得出答案了嘛?”
“看来我的问题还是太简单了,那就提高些难度吧。”
“他,或者你所有的家人和朋友,听清楚哦,是所有的。”
天平左右重量的差距已经悬殊至极,这个问题似乎比之前还要简单。
但,陈沐汐却感觉自己被其中如潮的恶意沸腾、溶解。
这个问题单单是思考就已经让她感到痛不欲生,而兜帽男的恶意还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