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里的饭几乎就是三娘在做,元月打下手,现在的点儿,三娘应该已经是做好饭了,“是不是你自己做的?元月那丫头怎么不在家呢?”
三娘笑笑,“不是,元月和我一起做的,元月刚出去不长时间。”
李母“嗯一声,”问三娘,“家里的鸡喂了吗?”
三娘笑着说:“喂了,小鸡都
抓起来了。”
李母说,“今天柱子娘,有和我说了元月的事情。”她问完家里的琐事,和三娘又说了一句大事。
三娘心里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听见李母从喂鸡的事上,直接说道元月的大事,怀疑自己理解错了,不是很确定地说:“终身大事吗?”
李母点点头,“嗯,咱俩别从院子里说了,咱去屋里说。”
三娘扶着李母的胳膊,准备一起去屋里。
李母推开,三娘扶着自己的手,“我这么壮实不用你扶着,你扶着我走路更不方便。”李母和三娘回到李母的屋子里,两个人面对着面,斜坐在炕沿儿上,李母才说,“这次的小伙子比上次柱子娘说的条件好。”
三娘点点头,“条件好,咱元月过去少受罪。”
这话正说在李母的心坎儿上,“我说的条件不仅仅是家里的条件的,而且小伙子自身的条件也挺好的。”
三娘听李母的话音儿,明显的就是李母心里是乐意地,她说:“娘,和我说说,这小伙子是什么情况?”
李母笑着说,整张脸笑成一朵菊花,心情很好,“是读书人,他是家里的老二,一个哥哥成家了,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弟弟,家里有几十亩地,离着咱这里不是很远,就在尔月姥爷家附近。”
第72章
三娘点头,“这户人家听着倒是还不错,不过,娘,我觉得咱等元月爹回来商量商量,然后有时间了,让元月爹去打听打听,咱在那村里有亲戚。”这亲戚就是指的尔月的亲姥爷家里,“想来这家里如果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这一个村的应该会听见风声的,到时候咱再给媒人回话。”
李母话赞同三娘的话,“你说的有道理,你二堂婶也说了,如果咱也有意,她就让对方来提亲了。她也知道,这是元月一辈子的大事,咱得好好考虑考虑再回她。”李耀祖的二堂婶其实并不是媒婆,只是娘家也是那个村子的,单纯地喜欢说媒,并且遇见了好的人家,想着元月而已。
“奶奶,娘,我们回来了。”珊月这丫头还没有进院子就扯着嗓子喊,看来是在外面玩的很尽兴。
然后就是元月等人喊“奶奶”、“娘”的声音,姐妹四个回家的时候碰到一起了。
李母和三娘在屋里答应着,没再继续说元月的事情,而是同时站起来,准备去吃晚饭。
李母:“都回来了,正好,咱们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三娘和李母往外面厨房走,三娘看见领着思月的元月,“元月,别领着妹妹们进来了,你领着妹妹去洗手,咱准备吃饭。”
思月这丫头不答应,趁着元月往洗脸盆打水的功夫,三头身的小人摇摇晃晃地跑到三娘的身边,伸出肉乎乎的小手,主动说,“娘,洗。”
三娘还没有说话,尔月就跑过来,扯着思月就要往洗手的盆子旁边走,“谁愿意给你洗手,你还挑挑拣拣的,以为自己是香饽饽呢?”
三娘担心尔月不小心扯痛思月,赶紧拦着尔月:“妹妹还小呢?她不懂事,快松手,我给她洗。”
尔月很听话的松开手后,思月就扯着三娘的衣角,像条小尾巴一样,跟在三娘的身后。三娘只好先去给思月洗手。
元月先帮着珊月洗完手后,想要给思月洗手,结果思月跑了。她见三娘和思月、尔月一起过来了,于是将手巾递给三娘,“娘,我去厨房吧。”
三娘嘱咐元月一句,“端玉米粥的时候,小心点儿,很烫的。”三娘很喜欢喝玉米粥,喝下去,唇齿间有一股玉米的香味,觉得比在南边经常喝的大米粥和小米粥的味道更特别一些。
李母也过来了,自言自语,“真是年纪大了,还没洗手呢?就进厨房了。”
三娘等人刚吃饱饭,想要收拾饭桌子的时候,院子外面传来“哒、哒”的声音,尔月耳朵很灵,“爹,回来了。”她一边说一边站起来,想要去外面接着李耀祖,“爹。”
珊月和思月也站起来,思月现在已经能自己乖乖地坐在座位上,等着三娘或者李母喂饭了,也准备往外走,李母见此,也不拦着,只是说,“都小心点走,别碰到磕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