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被脑子活络的于耀阳当成了招揽客人的筹码,指着这几个围观大妈对其他人说:「咱们本地最会做饭的婶子们都夸好吃的,肯定错不了。」
那几个大妈被当成揽客道具也不生气,毕竟小伙说的对极了,她们都自诩非常会做饭。
如棠长得漂亮,有问必答,一看就是好脾气的,于耀阳在边上接替了吆喝的工作,收钱麻利,随时都能跟人调侃几句,有人讨水喝他就给人家倒,也不收钱,小两口给大家留下不错的印象。
做生意往往就是这样,开张后,接下来的买卖就顺畅了,买的人多了,大家就都愿意往这凑,都想看看啥东西吸引了这么多人。
如棠第二锅炒出来,第一锅也卖完了。
她这一锅能炒3斤多,一份2两左右,人都有从众心理,看到这么多人围着买,还有人免费试吃,觉得好吃就跟着买。
第二锅卖得比第一锅还快,如棠的第三锅还没炒出来,第二锅就卖完了。
于耀阳开始组织买东西的排队,如棠一边颠勺一边叮嘱他,不要让队伍挡着路。
虽然这会马路上很少有机动车,但挡着路妨碍交通可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是初夏,天气还没有到最炎热的时候,可正午的阳光过于毒辣,站在炉子前的如棠很快就满头是汗。
现在排队的人多了,她也不需要颠勺表演了,连续的炒制还是让她胳膊有些酸。
当惯了事事不用动手的富婆,突然回到创业初级阶段,做起了体力劳动,难免有些不适。
可当她抬眼,看到正在招揽客人的于耀阳时,心里又亮堂起来。
阳光下,年轻的小伙子朝气蓬勃,如同这个时代一样,散发着勃勃生气,这个跟她过了小半辈子的男人,此时跟她一样年轻,共同面对着时代赋予的考验。
想到这,如棠充满动力,刚好,于耀阳也朝着这边看过来,如棠忙低头忙碌,不跟他对视,烟熏火燎的,她觉得自己的形象肯定不好看。
殊不知,于耀阳眼里的她,简直是闪闪发亮,只是看到她被火烤红的小脸,还是心疼。
于耀阳走到炉子前,夺过她手里的铲子。
「你去前面收钱,我来炒。」
「呃…你会做饭?」如棠用只有俩人能听到的声音问。
「在家熬过猪食。」
「!!!」如棠想夺回他手里的铲子,于耀阳把她推到前面。
如棠也不敢跟他继续推搡下去,被看出来该耽误生意了,只能一边收钱招揽生意,一边盯着锅,到了该加佐料时,她就过去。
炒一锅海螺蛳需要10分钟左右,带来的一大洗衣盆40斤,看着不少,其实十多锅就能完事。
如棠家的小海鲜摊排起了长队,与之对比的是边上茶叶蛋的无人问津。
如棠和于耀阳忙活了1个多小时,海螺蛳消下去一半,问题随之而来。
第11章娶她的代价
过了一段时间,火车站的人少了。
最后一个顾客买完后,海螺蛳还剩下半盆。
时间来到了下午一点,于耀阳和如棠坐在马扎上休息,刚还人来人往的街道只有零星几个人匆匆而过。
火车站的客流就是这样,多的时候很多,少的时候没人,都是根据列车时刻表走的。
于耀阳看她热得直用手扇风,想倒杯水给她,拎起水壶才发现,里面的水都送完了。
「我去火车站打点水,顺便看看下趟车啥时候进站。」他站起来说道。
如棠点头,她这会嗓子都要冒烟了,连续说话让她喉咙有点疼。
于耀阳在经商方面简直是无师自通,如棠刚跟他说没人了是因为这会没有车到站,他马上就能举一反三,进站打听下一趟火车啥时候来。
边上的茶叶蛋摊一中午也没卖几个出去,摊主黑着脸,单手叉腰靠在自己的摊子上,等于耀阳拎着暖壶离开了,摊主才阴阳怪气的对如棠说:「看不出你俩年纪轻轻的,挺会做买卖啊,家里没给你们安排活吗,不在厂里干活咋还跑出来做这个?」
这是嘲讽如棠和于耀阳年纪轻轻不学好,面对如棠家的生意兴隆,摊主的心情只能用羡慕嫉妒恨来形容。
「还剩一点,尝尝吗?」如棠把剩下的一点底子盛在杯子里递给女摊主,「我男人性格直爽,说话口无遮拦,但他心不坏。」
女摊主愣了下,脸突然就有点发烫。
她这一上午在边上阴阳怪气冷眼旁观,甚至还在心里诅咒人家一份也卖不出去,如棠这样对她,真让她惭愧。
「那啥,不用…」女摊主燥着脸摆手,如棠笑着把纸杯塞她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