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准备动手,旋即想起来什么,问道:「冒昧问一句,银子带了吧?」
虽然都说医者仁心,可医者也是要吃饭的,容不得林大夫不谨慎。
「带了带了。」见果真是人参,周母那些沮丧顿时抛到了脑后,还是当家的伤势重要。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待收好了人参,林大夫重新将人带回前面给人开方子。
这一次的方子就与前次完全不同了,都是上好的药材。
学徒在一排抽屉前开开合合,不一会,就称了一大把药下来。
按照方子的配比,学徒将一包包药配好包上,「一共五两银子。」
周母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刚才的人参已经用去二十两,这又是五两,哪是药房,吃钱的怪兽还差不多。
可该给的还是得给,五两银子换了两提药包,出了回春堂,周母的腿都是发软的。
本以为卖了地家中好歹宽裕些,如今可好,又只剩下一两多银子,周母心中直发苦。
到了镇口,来镇上办理过户的兄弟俩还在等,看着心情很不错,连牛车的一文钱都帮着出了。
回了村,周母心急,直接奔向家中煎药,却不知道村里一群人聚在一起吵翻了天。
「看他们家还是挺有钱的,应该能把我借的一百文还了吧。」有妇人道。
「你只有一百文,我还借了两百文呢。」
向来借钱容易还钱难,众人倒不担心周家还不上,就怕人不想还。
「你说,我们现在去找她要能要到吗?」
「难。」有聪明的猜测,「借钱本就是不想卖地,听说又去镇上抓药了,估计回来钱也没了。」
「唉。」有人替周家叹气,「好好的一家子。」
常话道祸不双行,周家这是赶上了。
有年纪大的在那悄悄咬耳朵,「我看小媳妇受不住。」
「连个孩子都没怎么守?」
「也是,我看要不了多久就得归家,那周家更难了。」
「谁说不是呢。」
。。。。。。
旁人的悲惨,便是再艰难,于人口舌上不过闲事一桩。
周母回家给周父熬了药,配上一片薄薄的参片,周父的精神果真好了很多。
周母欣慰,好歹钱没白花。
人一旦借了钱,但凡有良心的,都总会惦记着,周母自然也不例外。
周家一家子全靠几亩地养活,儿媳进门后还多了卖绣活的钱,倒是寻常村人农闲之馀还会去镇上打打零工,像周家却是从来不用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