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俪眼皮上翻,坐着的姿势令她不得不仰视祝希。
昏暗的光线下,外孙女朝气蓬勃的面孔在暖黄的色调里是那样模糊。
方俪在记忆里不断搜寻着关于她小时候的记忆,却发现找不到一块符合当下的祝希的碎片。
童年时期的祝希,是不爱笑的。
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死气沉沉,在一众儿孙里特殊到显眼。
无论是喜庆还是沉重的场合,她都是这个样子,躲在父母身后,一副不中用的样子。
方俪光是看她的精神面貌就觉得这孩子难成器,而祝希也果然在上了幼儿园以后,成为了全校最喜欢哭、最难哄也最棘手的小朋友。老师的投诉电话一个学期打了不下五次,不是说她不愿意配合大家做游戏,就是说她睡觉的时候总是睁着眼睛。
方俪私底下和倪霏提过好几次,让她把祝希放到自己身边来养。
那时候她还年轻,刚从教育局退休,身子骨硬朗。儿女们又都优秀,继承她的衣钵,光耀门楣。
方俪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她更会教养小孩了。
所以即便祝希的棱角锋利,她也坚信,凭借自己的手段,就算这孩子只是块石头,也能被她雕琢成玉。
一开始祝勐和倪霏都不舍得,但是随着祝希年纪越来越大,到了要上小学的年纪,成绩还一直平平。而这孩子一向又是个不机灵的,怕是拿到了私立学校入学面试的资格,也没有进入的机会。
年轻的父母觉得自己不得不为天资稍欠的女儿做长远打算,于是一咬牙,把祝希领到了方俪膝下,度过了一段漫长又粗粝的时光。
之所以用粗粝这个形容词,是因为方俪至今都还能感受到这粒沙子在自己手中的触感。
她后知后觉地明白,这个孩子是颗炸弹。
如果不及时矫正,将她教育得和家里其他人一样规矩、懂事,那么在未来的某一天,她绝对会将方俪苦心经营了那么多年的骄傲和幸福夷为平地。
方俪不允许自己有这样一个平庸迟钝的外孙女,更不允许自己引以为傲的倪霏有这样一个桀骜不驯的女儿。
于是她伟大地献出了自己的时间和耐心,意图将其矫正。
但是她忘了,拆弹的容错率很小。
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
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情而气到发抖,继而狠狠地甩了祝希一个耳光,方俪已经记不清楚了。
她想那原因或许并不重要。
因为她对祝希的不满一直都在增长,从未消退。
小到吃饭的时候没有端碗,大到单元测试没能拿到满分,桩桩件件都是愤怒和焦躁的积累,直至溢出。
“外婆,我的右耳听不见了。”
原以为只是一次小惩,可第二天早晨祝希却捂着自己的耳朵,脸色苍白又平静地对她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医生判定是极大的外力刺激导致的耳膜穿孔,在迎上方俪沉重的表情时,对方还多心地问了一句:“真的是小孩子自己摔倒了吗?”
方俪没有回答。
从医院出来以后,看着检测报告上面的文字,她定睛读了三遍,将医生建议的进一步检查抛到脑后,开车将明天就要期末考的祝希送回学校。
她说服自己没事的,医生也说了大概三到八个月就可以自愈。
如果顺利的话只需要一个暑假的时间,她甚至不用告诉女儿孩子出事了,因为她一直都把祝希照顾得很好。
那天的晚餐上,方俪特地给祝希拿了勺子,而不是筷子。
祝希喜欢用勺子吃饭,尽管夹菜不那么方便,但是她喜欢。而方俪以“别人都是用筷子”为由,没收了她使用勺子的权利,强迫她从此以后只能用筷子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