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没过两日,玉莛殿中出现了红斑蛇的传言不胫而走,那关于红斑蛇的妖祸之说也很快传进了皇后的耳朵。
永延殿内,张玥儿跪在地上眼泪簌簌地往下掉,见皇后则寒着一张脸不看她,便哆哆嗦嗦地开口说到:“姑母,我只是想病快点好为姑母分忧,没成想惹了这番事端。”
皇后冷哼一声,阴沉地说到:“不管你是真蠢还是装蠢,你沾染妖祸的消息很快便会传到皇上耳中,就算皇上怜你,我想救你,也抵不住文武百官,京中百姓的悠悠之口。这妖妃的头衔,还不知要给张家惹上多少麻烦。”
张玥儿闻言,好似真的被吓住一般,一双肿得像核桃的眼睛愣愣地望着皇后不知道眨,半晌,才带着哭腔地说到:“姑母,我怎样无所谓,只要不连累姑母和父亲便好。”
皇后看向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侄女,虽然不是个聪慧的丫头,但她刚刚说的话确实没错,最重要的是不能连累张家,不然自己几十年的日子便是白捱过来了。
沉默了良久,她才说到:“你先回去吧,没我的吩咐,不要出来。”
张玥儿闻言,还想说些什么,但看到皇后若有所思的样子,便抹了抹眼泪,起身离开了。
张皇后细细揣度着此事。自己知道此事后,便立刻派人去寻那些拿药方给玥儿的人,可蹊跷的是,竟一个也找不到,想必这局也是有人刻意为之。
虽十有八九是那长乐殿所为,可如今并没有继续追查的时间,皇上最在意名声,做局之人也必然会想着把事情做实,若是此事传到御前,那便是板上钉钉的妖妃了,到时候就算张家不被牵连,也免不了让皇上心生芥蒂,何况哥哥又是太常令,负责皇家祭祀的太常令,女儿若是妖妃,想想便是劫难。
事已至此,便是要在事情还未闹大之前,先灭了这火。那妖祸不在玥儿身上,又能在谁身上呢?
想到这里,皇后抬了抬手,叫来了云岚。她低声吩咐到:“去督军府,把四公主叫来。”同样是不祥,若是都放在一个人身上,也没什么奇怪的。
只是这人是去叫了,四公主却到了第二日都没有来,倒是萧珹第三日急匆匆地赶了来,见到皇后便跪下连声认错。但毕竟是皇子,本来心中不满的皇后见此情景,倒也不能苛责,只是阴着脸问到:“本宫差人召福安公主入宫,怎么倒叫来了三皇子。”
萧珹面露难色,连忙说到:“卿卿前两日便去了凤京城外的感华寺,府中接到母后的传召时,卿卿不在府中,便差人到南北骑营知会了儿臣,可感华寺赶回来怎么也要一日,儿臣不敢怠慢母后传召,便想着自己过来解释。但您也知道,骑营现在乱作一团,我安排完差事便赶紧过来了,还请母后不要怪罪。”
皇后眉头一皱,沉声问道:“她去感华寺干什么?”
萧珹低着头,吞吞吐吐不敢多言。皇后见状,语气便不耐烦起来,说到:“问你什么便说。”
萧珹这才开口说到:“不知母后知不知道凤京最近的妖祸传言。”
皇后闻言眼神一颤,说到:“略有所闻,这和四公主有什么关系。”
萧珹苦笑着说到:“母后您也知道卿卿的事,她胆子小,怕这妖祸又和她扯上关系,也怕宫里再怪罪,才自己跑去感华寺拜佛念经,为凤京百姓祈福消灾。”
皇后面无表情地看着萧珹,良久,才说到:“她倒是胆子小。”随后顿了顿,又摆摆手说到:“不在便罢了,你回去吧。”
看着萧珹离开的背影,皇后若有所思。去寺庙避祸,倒是个不错的方法,眼下玥儿的事皇上还不知道,那现在出宫去寺庙祈福养病也无可厚非。只是少了张玥儿,长乐殿便是得意了,不过事已至此,总比引火上身要好。
事情倒是很顺利,在皇后的安排下,皇寺办了一场法事,皇后借高僧之口提出让张玥儿出宫祈福养病之事。皇上正因南方水利拨款而劳神,并无精力操心后宫之事,再加上张玥儿确实久病不愈,便很快便答应了。
消息很快便传了出来,几日后,萧卿卿刚刚道别了感华寺住持,望着寺门外的马车便皱起了眉,齐昭立在马车一旁,正嘻笑着和她挥手。
想到身后还在目送自己的住持,萧卿卿只想装作不认识面前的人。但是没办法,齐昭接到消息便大包大揽下接萧卿卿回府的差事,眼下却也只能上了他这辆马车。
“她被送去了京城内的皇寺,也算是逃出来了吧。”齐昭琥珀色的眼睛好看地眯成一条缝,说到“你安心了吧。”
萧卿卿有些心不在焉,撩开帘子看着外面的凤京河,悠悠地说:“我说过,她会恨我的。”
如果让她知道,我终有一天会杀掉她的亲人,她一定会恨我的。
齐昭愣了一下,不过他也习惯了萧卿卿的冷漠,并不在意地凑身过来,看着外面的凤京河,有些兴奋地说到:“你知道吗?这是我六年来第一次出城。”
这下轮到萧卿卿愣住了,她甚至有些错愕地看着一脸悠闲赏景的齐昭,想说什么,却一时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