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吐谷浑被隋朝一举覆灭。经此一役,武信之名,威震西域,令周边各部族闻风丧胆。而此刻,看到墙上那触目惊心的血字。拓跋承弼深知,这位煞星带着满腔怒火而来,党项一族怕是要大难临头了。“快,速速集结所有人手!先想尽办法探寻武信的行踪,一旦发现,务必将其全力剿杀!”拓跋承弼满脸凝重,眼神中透着决绝,大声向周围的士卒下达命令。交代完这一番关键事宜后,他心急如焚,当下便准备快马加鞭返回党项人的国都。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尽快将高土关发生的一切详尽告知拓跋宁丛。以便整个党项部落能够提前谋划,多做周全准备,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自高土关的惨案发生后,党项人如同惊弓之鸟,全都变得谨慎至极。白日里,他们成群结队,如同觅食的狼群一般,穿梭在山川旷野之间,瞪大了眼睛,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藏有武信身影的角落,疯狂地寻找着那个令他们胆寒的煞星。而一到夜晚,恐惧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们匆忙龟缩在关内,或是紧紧扎营于大营之中,瑟瑟发抖,根本不敢踏出半步,生怕遭遇武信的突然袭击。反观始作俑者武信,此刻正优哉游哉地隐匿在山林深处。这片山林仿若世外桃源,野味丰富多样,肥美的野兔、机灵的山鸡随处可见,还有清澈甘甜的山泉水潺潺流淌,大自然的馈赠让他根本不缺吃喝。对于党项人的一举一动,他早已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察觉于心。不过,他对此却丝毫不在意,嘴角甚至还勾起一抹略带玩味的笑意。毕竟,他单枪匹马闯入党项腹地,如同沧海一粟隐没于茫茫大海。想要在这广袤无垠的天地间找出他这么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难如登天。而且,自己越是行踪难觅,党项人便越是惶恐不安,陷入无尽的慌乱与猜疑之中。这种如同猫和老鼠般的追逐游戏,反倒让他兴致盎然。他要让党项人后悔参与攻打苏毗,要让其付出惨重的代价。吃饱喝足之后,武信惬意地伸了个懒腰,缓缓站起身来。他信步走到一块平整的大石头前,将那杆威风凛凛的大铁枪轻轻搁在石面上。随后从腰间解下一块磨刀石,开始仔仔细细地打磨起枪身来。“唉,”武信一边打磨,一边轻声叹息,“想当初在登州为官,虽说官职不大,却也落得个逍遥自在。每日里处理些民生琐事,闲暇时与将士们把酒言欢,何等惬意。”他微微顿了顿,手中的动作也随之慢了下来,目光有些出神地凝视着大铁枪,喃喃自语道:“你呀,到死都没留下个什么物件作念想。我找了把大铁枪,就权当是你的兵器了。你放心,我会用它沾满党项人的血,让那些胆敢犯我大隋的贼子付出惨痛代价,也好告慰你一家的在天之灵。”此刻,看着在阳光下泛着冷硬光泽的大铁枪,武信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过去,想起了来护儿。这家伙曾经帮他去助杨林,后来又参与江淮的战事。虽说没有立下大功,但此生总归是无忧了。若非不为了追逐仕途,一路向上攀爬,也不会落得个满门战死的悲惨下场。武信的眼中闪过一丝痛惜与无奈,手上又重新加快了打磨的速度。枪身与磨刀石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山林中回荡,仿佛是他内心悲愤的低吟。……拓跋承弼一路快马加鞭,心急如焚地赶回党项国都。经过层层通传,终于得以面见当今的党项首领拓跋宁丛。一见到拓跋宁丛,拓跋承弼便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兄长,大事不好!高土关那边出了惊天变故……整个关口的守军,竟被人屠戮得一干二净,片甲不留!”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惊惶与急切,额头豆大的汗珠滚落,显然一路奔波未曾停歇。“什么?隋朝人这么快就打过来了?”拓跋宁丛微微一惊,手中把玩的动作顿了一下。只见他手中正握着一个森然可怖的头骨,那正是隋将来护儿的头骨。当初,因拓跋赤辞命丧来护儿之手,拓跋宁丛心中便燃起了熊熊怒火,对来护儿恨之入骨。为了泄愤,他令人将这头骨精心打磨,制成了一只酒杯。每逢饮酒之时,便要用这“特殊”的酒杯,方能解心头之恨。“是……”拓跋承弼咽了口唾沫,艰难地说道。“来了多少人马?”拓跋宁丛眼中并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恐惧,反而隐隐透着一股好战的兴奋劲儿,眼神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在他看来,此前党项人已然参与过对隋朝的围攻,虽说战事惨烈,但隋朝也不过如此,并未让他真正心生畏惧。“只……只有一人,是隋朝的武信。”拓跋承弼声音颤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说出的话。这一人带来的威胁,恐怕比千军万马还要可怕。“武信……”拓跋宁丛喃喃念叨着这个名字,眼中的兴奋之色愈发浓烈,仿若猎人听闻猎物的踪迹一般,瞬间热血沸腾。管他什么隋朝名将,说来说去,不就仅仅只有一个武信罢了,这有何可惧?瞧着手中由来护儿头骨制成的酒杯,他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他党项一族,向来以勇猛善战着称,麾下兵强马壮,人马众多。只要群起而攻之,任他武信有三头六臂,又能奈我何?听闻这武信可是当今隋朝皇帝杨广最为倚重之人,若是能取下武信首级,那无疑是狠狠扇了杨广一记耳光。不仅能大壮党项威名,还能让隋朝从此对他们敬畏三分。想到这儿,他忍不住放声大笑,笑声在宫殿中回荡:“正好!待我将这武信的脑袋砍下来,与来护儿的凑成一对。往后饮酒之时,用这两颗脑袋制成的酒杯,那才叫一个畅快淋漓!”:()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