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机前,航站楼外突然坠下一道闪电。
阴云跟在之后迅速包围一切建筑,很快由暴雨打湿停机坪,将航班信息一条条转成延误。
夏理转头去看徐知竞,对方正倚在休息室的沙发里朝窗外望。
“看我做什么?”
徐知竞问出这个问题时并没有回眸,要等话音落下,这才慢悠悠把视线移到夏理身上。
金钱浇灌出的傲慢与优渥被对方表现得淋漓尽致,哪怕什么都不做,仅仅只是看着,夏理都找不到不去回答的理由。
“我在想,还要多久你才会厌倦。”
——
自记事起,夏理就生活在北山街的一座大院里。
山上是建于民国时期错落而幽密的洋楼,山下却是常年游人如织的景区。
那些熙攘传不进夏理又或生活在大院中的任何一人的耳朵,光是要靠近山脚下的大门就已然难如登天。
即便有幸获准造访也仍要经过一道查车,接下去再由各自小院配备的安保细细核对。
夏理不像徐知竞又或唐颂那样天生与院子的主人有着紧密的血缘。
他只是好运,侥幸沾亲带故,凭借老人毫无缘由的喜爱,得以享受原本他根本无法企及的一切。
与徐知竞的初见是在夏理八岁那年的夏天。
汽车穿过烈日下的人潮,渐渐驶入浓荫。
岗亭下年轻的面孔严肃且谨慎地将目光扫过车牌,没有阻拦便放行,让车上的人顺利达到了一座正攀着鲜红凌霄花的小院。
夏理走下车,几步跑进室内,踩着木质的楼梯,欢快地将脚步蹬得咚咚响。
“小少爷。”保健医生刚做完检查出来,见了夏理便又替他将门打开,温柔地笑着迎他进去。
一位老人正坐在藤椅上,或许是听见了先前那声称呼,他将一本传记夹上书签,搁到了一旁正冒着热气的搪瓷杯边上。
“宝宝今朝在外头玩得开心伐?”
“嗯!还碰到唐颂哥哥了,但是他不要和我一起回来。”
夏理说着往老人怀里钻,粉雕玉琢的面孔带些淘气地扬起来,抱怨都显得格外可爱。
“哥哥去学那个会嘀嘀嘀响的东西呀。”
老人口中‘嘀嘀嘀响的东西’是单簧管。
唐颂的母亲原本请了老师来院里教他长号,只是那声音总莫名地叫对方的曾祖父想起青年时代的往事,没过两天就不再见之前那位先生,转而换成了一名更为年轻的男士。
夏理知道唐颂不好在家练习,因而时常跟着对方跑去半山腰的球场。
偶尔有结束了轮值的工作人员在那里打球,见夏理和唐颂来了便即刻停下,无论如何都要先称呼一声‘少爷’。
外人不会有这样的待遇,在大院里闲逛的访客唯一的可能就是被叫住询问身份以及造访的准确户号。
然而此前从未谋面的徐知竞却在这个夏天理所当然地从球场外经过,端着一副和年龄不符的表情,泰然走向了远处紫藤花盛开的连廊。
夏理坐在一把竹椅上,乖巧地跟着旋律一下一下晃那两条还点不到地的小腿。
他要等唐颂停下才开口,望着已经看不见身影的花架问道:“刚刚那个是谁呀?”
唐颂一时没能想起来,稍思忖片刻方才回答:“是徐爷爷的曾孙。”
“我家隔壁的徐爷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