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林枫心想,坏菜来,暴露这个壳儿已经换了魂儿了:
“上学时不是学业繁忙嘛,也没啥功夫跟人说笑。”
她咯咯的笑了一会儿,便又邀请道:
“陪我一起做锂电解液分析实验吧,先验证锂电解液是决定能量密度的关键,再做具体的元素分析实验。”
埋头专注沉浸在实验工作中,二人都变得高冷起来了。
一心只有实验。
这感觉很好。
一旦沉浸,便是不眠不休好几天,乐此不疲。
几天后,专业且复杂的仪器能量读数伴随电解液的增减而随之增减。
完成初步验证后,二人转移到显微实验室。
显微环境下,一点点电解液也被放大的如海洋般磅礴。
终于,在林枫的强烈明示下,苏玉婷注意到了“海洋”里头。
沧海一粟般存在某种以六边形晶格结构形式存在的扁平原子。
这个晶格结构以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形式“漂浮”在海洋之中。
是标准的准二维特性。
二人紧绷着神经进行精密的显微环境操作。
收集扁平原子,聚合。
神奇的是,当更多的晶格结构被放置在一起时,它依旧保持着一个原子层厚度的准二维形式。
“尝试利用锂电解液收集更多这种未知原子元素,进行未知原子含量增加、能量密度是否也随之增加的验证试验。”
林枫言简意赅的给出下一步具体方向。
磨人的收集提取工作又持续了五六天。
终于!原子含量增加则能量密度呈正比增加的猜想,被最终验证!
苏玉婷高兴坏了!林枫就像她的幸运星!
他一出现,一切都变得顺利起来!
接下来就是最后的验证试验——
这是什么元素。
二人对比了无数相似的元素样本,在林枫的强烈明示下。
苏玉婷终于知道这种二维原子特性的原子是什么元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