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新木石前盟黛玉和孙悟空 > 难以应付的林如海(第1页)

难以应付的林如海(第1页)

自从林如海之妻贾氏夫人病故,林家小姐哀痛过伤,引发旧疾。无力去做贾雨村布置的功课,丢下爱看的诗集和字帖,整日哀哀泣泣,思念母亲。

按律来说,丧母的孝女确实应该守孝三年,不听音乐,不食酒肉,不穿丝绸,不享受生活。

林如海认为不必如此,送走了姑苏最有名的名医,进屋去探望女儿:“黛玉,睡了吗。”

小丫鬟打起帘子。

屋子里气味沉闷,是药味,还有姑苏潮湿的气息。

以往放在屋子里的各种香喷喷的鲜花和果子,都因为守孝撤下了。

林黛玉原本依在枕头上发呆,手里的手帕哭的半湿,见父亲进来,急忙起身:“爹爹。”她仍穿着丧服,绑头发的麻绳有些松散,几缕头发散在单薄消瘦的肩头,显得更加憔悴。

“让太医换了几味药。”林如海在旁边闷坐了一会,丫鬟奉上一盅清水,他有些话想说,又不好说,沉吟良久。见女儿略带疑惑的瞧着自己,索性直说:“好孩子,你且收敛伤悲,切莫哀毁自身。夫人魂归九幽,早有你兄弟等候侍奉。”

话不必全然点透,说到此处,黛玉已是明白父亲的意思。

林如海已是不惑之年,膝下荒凉,夫妻俩只有一个爱若珍宝的女儿,一家三口原本只担心黛玉的身体。现在贾夫人骤然离世,父女二人便是相依为命,又都病弱,要是女儿伤心过度重病不起,实在难以承受。

婉转的恳请女儿振作精神,好好活着。

黛玉垂泪道:“爹爹说的是。”

林如海不再多说,转而谈起读书学习的事:“古时候,子贡结庐读书,守孝六年,这位孔门哲人一出世,存鲁,乱齐,破吴,彊晋而霸越。贾先生给你讲了没有?”

“去年三月讲过的。”

林如海慢慢悠悠的夸了子贡一会,哎呀这个人啊,言语能驳倒孔夫子,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还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重点显然不是孔门十哲干啥啥行名垂千古,而是别光顾着伤心你去学习,高兴的读书,依然是孝道的一部分,不要有心理压力。

见女儿听的专心致志,微微点头,脸上的悲戚之色缓和了许多,这才轻声道:“你那西席先生很有才学,原打算辞馆,这样一位经世致用的儒生,不可多得。我将他留下了,待你养好了病,继续读书。”

黛玉垂泪道:“才读到贞观之治。只觉得古时候有多少分离聚散,年年龙争虎斗,耳闻犹自不堪言,有眼休教看见。”

林如海沉沉的叹了口气,读史书哪有心情好的。

……

贾雨村虽然心里渴望功名,但在林家当教师,比在甄家快活的多。

原因有两点,第一,甄宝玉一心只有姐姐妹妹,书读不进去,甄老爷揍他,教师的脸上就很难堪。

第二,这女学生虽然聪敏过人,一点即透,但身体不好,不必布置多少作业、求取功名。实属摸鱼的好工作,他在此期间游遍金陵,见了几朝旧址,见了豪门旧宅。

之前说要辞馆,乃是出于礼数,不能等人家扫地出门。

明日重开学馆授课,今日被请入林老爷书房品茶,东家提出新的要求:“有劳尊兄重开经筵,《四书》虽好,暂放一放。莫怪愚弟大材小用,请尊兄选一本开阔心胸,豁达人生的书,讲与小女听。不拘是佛道典籍,唐人传奇,还是小说杂文游记,只要舒心畅怀,排遣愁肠,胜似良药。”

贾雨村道:“晚生于杂书杂学略有涉猎,一定尽心而为。”

林如海沉吟片刻,又道:“此事却难。《三国》虽百转千回,却太过悲凉,汉室衰微虽不动人,秋风五丈原谁不落泪。小女素来高洁,去年读到洛水之誓,闷闷不乐三日之久。”

贾雨村顿觉头皮发麻,要是连三国都不能提…哪一本演义不叫人落泪?他们还要用心设计,叫人掉泪呢!

首先排除《西厢记》这种名著小说,所有少女怀春的必然不能讲,三言二拍里杀人、勾搭的不能讲。“大人所言甚是。三国水浒杀戮太重,唯恐惊扰闺梦,岂敢讲说。《虬髯客传》如何?”

林如海琢磨片刻:“虬髯客虽慷慨豪迈,看红拂女梳头则实属无礼。恐污了小女的耳目。”

贾雨村很想知道有哪本书里,主角是全然遵守礼法的:“太平广记中的神怪故事,孔夫子不语怪力乱神,却很解闷。”

林如海正色道:“若依弟愚见,小女不觉烦闷,乃是濡慕不舍。唉,陋室之中接连有丧事,着实不忍听取神鬼之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