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各色早餐摆了一桌:鲜香浓郁奥灶面,甜滋滋桂花鸡头米,香脆脆萝卜酥饼,定胜糕与水晶饺。
奈何父女二人一个身体虚弱,另一个自幼多病,黛玉今日只觉得精神爽快,身体轻盈,食欲则和往日没什么变化,每样尝了两口便放下筷子。
林老爷自去外书房料理公务,接见下属,来往交接。
林小姐独占内书房,等着先生上门来讲课,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之中,身边只有上岁数的王嬷嬷和两个小丫鬟。
王嬷嬷把她看了半本的西游记拿了过来,还有今早上写的几张纸,全都拿了过来。
林黛玉翻开书页,包成长方形纸包的白纸当做书签,拿在手里,一霎时有些恍惚。那孙行者被压在五行山下,乃是王莽篡汉时的事。
到如今,汉唐已远去,宋朝的碗盘已经算是古董,那孙行者早已重获自由、成就佛位,他必然能感应到这根猴毛。在五指山下拔下来给我,应该也有以此为凭证相见之意。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来?
糟了,他不会是成佛作祖之后忘却前缘,把我给忘了吧?
还是只有一面之缘,几颗桃子的交集,不值得前来一见。
王嬷嬷看她拿着纸包愣怔了一会,又望向窗外,窗外种着几株翠竹,南墙下还有一株芭蕉。
“姑娘,这张纸里包的……是金针吧。咱们府里哪来的金针?”
林黛玉知道她负责收拾自己所有的东西,不论是簪环首饰还是书本,都归她整理清点,别哪天随手拆开给我扔了。“那你别管。佛家讲,有既是无,无既是有,只要不拆开看,谁知道是有是无?”
王嬷嬷听不懂这些,只当是小孩子的戏谑之语:“里面到底包了什么?别真是一根针,扎了姑娘的手。”
林黛玉撒谎道:“是我的一截发梢,难得有点发黄。你别给我弄丢了。”
王嬷嬷松了口气:“丢不了。”姑娘虽然身子虚弱多病,但头发又黑又密,不像别的小姑娘,年纪小的时候头发微微发黄,她们是名副其实的黄毛丫头。
贾雨村先去拜会东家,获悉女学生今日心情大好,精神抖擞,昨天安排的作业恰到好处,既不会给她累着,也没有让她觉得无聊无趣。
东家委婉暗示:要保留这个水准的试题,再接再厉,但也要注意补充历史文学知识,要让小小女学生区别正史和故事的差距,在学习中享受读小说的乐趣,而不是被小说改编文风。西游记是一本有教育意义的书,是有深度可以引申的书。
贾雨村理解了半天,决定原样不动,就按顺序的讲下去。
婆子带着他走到门口,在窗口都看见站着的王嬷嬷了,明知故问:“姑娘在么?”
王嬷嬷迎出门来:“姑娘正等候先生呢。先生请。”
教书先生准时准点前来上课。
林黛玉起身行礼:“先生。”
突然暗叫一声不好,作业全都没写!
‘以大闹天宫为主题写三首五言绝句。一首赞大圣,一首赞玉帝,一首赞小圣二郎。’而自己写了五行山,写了青山碧桃,写了风急雨骤,写了云收雨霁,写了日出扶桑,最后还写了飘来飘去好轻盈我懂列子御风了。
她自上学以来,作业都是当日完成,从来不肯拖延。从未有过这样狼狈时刻,只觉得脸上热辣辣的,真称的起无地自容,慌忙找借口拖延片刻:“正要请教先生。”
贾雨村安然落座,一旁婆子捧了茶过来,搁在手边,他的眼睛也盯着书本,不敢四处打量:“请讲。”
林黛玉道:“土地在西游记里,只能算是小吏。孙悟空那样憎恶他们,是‘今日方知狱吏之贵’?”
她知道贾老师的脾气,说到诗词还能收着点,说起衙门内油滑的胥吏,尸位素餐的同僚,阿谀逢迎的马屁精,至少骂上一盏茶的功夫。
三首诗就写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