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生荒唐,见谅见谅。”贾雨村:“《山海经》包罗万象,不乏名山大川,奇珍异兽,令人遨游于天地之间,恰似海客谈瀛洲。”
林如海想了想:“不可,小女三岁开蒙时便读过,做了几夜怪梦,喝了几副安神汤。”
贾雨村沉默了,首先排除血腥,悲情落幕,然后排除瑟瑟,最后排除神鬼妖狐。
这就实在想不出来,排除掉这些因素,那还有什么故事?难道一本说金陵的书里,不讲南朝四百八十寺兴衰,不讲李后主的诗词,南宋的荒唐,整整讲一本江南的糕点和肥蟹?
破罐子破摔的提起一本书:“上个月,令嫒偶然提起孙行者大闹天宫故事,又问晚生,既然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心猿意马都已慑服,后八十难又为谁而来。”
林如海顿时眼睛一亮,拈着胡须颔首。
这书到是消遣豁达,孙行者终成正果,是个好事儿,猴子‘不晓得那事儿’,就比别的书高出一截来。
那些书里,狐狸也来勾人,蛇妖也来勾人,鬼魂也来勾人,即便人是天地钟灵俊秀所集之物,也架不住这样荒诞。西游记虽有许多妖怪,倒也不让人害怕,出场的就都装作人模样,又都被孙猴子打死了。重点是这本书黛玉已经看过了,大闹天宫的戏也看过,没被惊着,还调侃过几次。
贾雨村还得上点价值,不能摆明了说东家你放心我给你闺女掰扯小说里的佛道知识,哄她心情好转:“前些日子与一位故人把臂同游金陵,谈及龙蟠形势、虎踞金城(出自西游记),晚生二人都以为,西游记原是一本诚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学。纵然不谈论心猿、意马,草草一观,亦大觉畅快。”
终于获得首肯。
急!如何讲出高度,讲出境界,既要有批判放纵心猿,又要让小小女学生听了觉得心情舒畅。
贾雨村的恃才傲物,到底有些不俗之处。桌上不摆原著,只是对学生侃侃而谈,各色典故信手拈来,天下胜景,道观庙宇,他也曾亲去游览。
林如海又在饭后询问:“听说先生今日讲起西游记,玉儿觉得如何?”
林黛玉一身素服:“开篇讲的是石猴求道。可惜先生只肯讲诸侯争雄,不肯讲猪猴争雄。”
她不爱看大闹天宫的戏,只因为戏台上太长时间的锣鼓叫喊,太过吵闹,让她听的心口发闷,头脑昏沉,甚至莫名的有些烦恼,又不能发脾气。但清清静静的看书很好,猴子也诙谐,八戒也滑稽,两人逗趣耍笑,哥哥兄弟,泼猴呆子,一向好玩的很,也算是苦中作乐。
虽然贾雨村还没讲到猴子见八戒,但根据过往学习经历可知,他会删减笑点。
林如海不禁微微一笑:“好一个诸侯。”
好一个谐音!
林黛玉的心情没有好到拿小说开玩笑的程度,只是看父亲眼睛微肿,精神不振,只得强撑着说笑:“玉皇大帝怎放心让猴子去看守桃园,我却想不明白。”
林如海慢悠悠的开口:“硕鼠也不是鼠。倘若猴子不能看守桃园,人也不能看守粮仓钱库,还有…盐业。为父正是巡盐御史,你说这和齐天大圣进了蟠桃园,又有什么区别?”
看女儿微微一笑,脸上隐约有些血色,总算放心一点。
林黛玉心说差在人家是‘九幽十类尽除名’,莞尔道:“大不相同。爹爹又不能拔根头发,变作一位巡盐御史去上任。”
说笑几句,都觉精神振奋,林如海回书房看公文,丫鬟乳母服侍着林小姐回书房写作业。
贾雨村安排的作业正是:以大闹天宫为主题写三首五言绝句。一首赞大圣,一首赞玉帝,一首赞小圣。
在‘大闹天宫’这一章节里赞美玉帝,实在有些荒谬,但读书人免不了要有一项专业技能,那就是不论什么主题,结尾自然而优雅的颂圣。
林黛玉翻着翻着就忘了作业,一直瞧见孙行者掏出瞌睡虫,忽然觉得困倦,才想起乳母催自己睡觉催了三次。
好似放下书就直入梦中,没有半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忽忽悠悠的,眼前仿佛出现荒山峻岭,荒草拦路,透过层层叠叠的草幕,极目远眺。
远处那山势巍峨,仿佛一只大手……
从天而降。
黛玉:“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