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自己满心委屈,虽然一个筋斗云飞回花果山就忘了,现在想起来还是感慨良多,祖师果然能预测过去未来。现在这话也能用:“黛玉,你离了此地,休要提起俺老孙的大名。”
黛玉愕然:“这是什么缘故?大王虽然不受香火,我爹爹得知此事,一定为您修庙立碑塑金身,这些微末小事,尚不足以报答大恩。”
贾先生讲西游记时,还提到某地有齐天大圣庙,香火灵验。当时自己笑的不行,谁知道你真灵啊。不对呀,那唐朝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了,你怎么又回到五指山下?我又怎么会到这里来?
孙悟空对此暗爽,庙不庙的不重要,吃不到桃子也能忍,但小孩态度到了,就是让人帮她也很很舒心。嘻嘻的一笑,拿腔拿调的说:“不必不必。说什么师徒父子,日后为师惹出祸来,不把你牵连了就好。”
黛玉几乎要说‘您还能惹多大祸?先出来把身上的草叶子抖一抖吧’,但太不礼貌了,只是顺从的点了点头:“是。”
从来没教过别人的超有天赋石猴,估摸了一下,听法听的欢喜雀跃当天就能入道,三天之内积蓄真气学会御风,这应该是正常速度吧?本来鬼就会飘,稍微学点就行了。
时间充裕,甚至赶得上头七。“你靠过来,法不传六耳。这些悟道的真谛,别让别人听见了。若有偷听的,等俺老孙脱困,一人一棒子全都打死。”
五指山土地悄悄摸摸的退后了两里地,躲到另一个山头去。
不敢惹,不敢惹,这杀不死炼不化的石猴,他当年大逞凶威的样子距今不远。大伙奉命看押,其实什么用都没有,除了不给齐天大圣吃喝之外,他要养个鬼解闷,也不必向上天报告。反正这些年来,齐天大圣在天上地下认识的朋友之中,没有一个来探监的。
孙悟空陷入沉思,当初祖师都讲啥了,离开方寸山之后再也没有想起来过。
真个是没方寸(没良心)。
然后就全都想起来了,石猴的记忆力超群,把自己到菩提祖师面前第一天,他讲的道法,当年所不了解但似有所悟的那些句子,大差不差的全都复述了一遍。
当时他是不知不觉入定,欢喜雀跃,抓耳挠腮,上蹿下跳,然后被祖师骂了一顿。
真是快活~
他喋喋不休的复述了许多,然后疑惑:“你为什么没有法喜充满、欢喜踊跃?”
这种特殊的状态,专指修行人在顿悟的一瞬间感受到的狂喜,顿悟会带给人很多。修行并不是积累经验条然后顺理成章的升级,而是在某一瞬间,突然就能做到很多事。这一瞬间或许在修行的第一天,或许直到死亡和轮回都不会到来。
林黛玉一动不动的坐在旁边地上,但她的精气神还不够内敛,思绪还在散乱不安,她心里在想很多事,非常非常多。在姑苏的家,父母的眼泪,乳母,雪雁,书桌上没有写完的作业,准备醒来之后抄录的‘西游六首’绝句,还有姑苏的烟雨和庭院中的竹林:“我——我静不下心。”
“收敛心神。”孙悟空从没试过教导别人修行,这也算是个全新的挑战,他的刑期或许无限长,但没有耐心:“这很简单的,别说听不懂。你孙外公从来不给人讲道!”
这话听起来像是‘别告诉我你是个笨蛋,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到’,实际上则是他完全不知道教学顺序,只能不分先后顺序,把还记得的修炼入门重点知识都说给小女孩听,或许章节顺序出错了,但内容没错——是针对活人的没有错。
菩提祖师门下都是活人。
齐天大圣确实瞧不起很多人的,他有这个基础。林黛玉对此觉得还好,因为她也看不上很多诗人,去年还因为大谈某某诗人写了一辈子就一句能看,被母亲教育过——那诗人已经去世,这种点评虽然傲慢,却不会伤到任何人。
但她很不希望听到孙行者大声质问‘你怎么这么笨’,一阵淡淡的恼火冲淡了哀愁。
孙悟空蹭着后脑勺,讲过了身体经脉的部分,浅论了天地玄黄,终于谈起收敛心神,收慑六根的法门,玄妙入微明心见灵台的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