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金价每天都在涨,明月阿姨,我知道在电视上在报纸上打广告是很贵的,如果我们发宣传单呢?”就像是买楼传单,方便又便宜!
“这个,我想想。”翁明月听完,这才拿起了这份宣传单。
这么小小的一张,上面清楚写明白了楼宇的位置,目前入伙的情况。户型图也很清楚,呎价当然标了,还说明是可以贷款的。现在买,还有特价,只需要付个5万蚊,之后每月再付500蚊出头,房子就是自己的了。
“如果我们也要发宣传单,你觉得我们写什么好?”有一点点心动,因为这成本确实不会高,在翁明月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这些年的金价涨势一定要写上去,这样收到宣传单的人一看就明白了。还有,明月阿姨,我们可以在宣传单上写上编号,到时候就从这些拿着宣传单的客人中抽出幸运客人!”买楼可以有特价,买黄金也可以有啊。
“嗯,我考虑一下。”具体怎么做,成本是多少,都需要算清楚。
安妮说完了办法,就先回家了。她还是希望金店能多多搞活动的,这样客人才会多,她才可能拿到更多的提成,换成更多的金珠。
回到家,外公外婆居然都在。
“外公外婆,现在餐厅不忙吗?”平常这时候,家里就看不到一个大人。
“忙的,外公外婆先回来了。”安如松今年58岁,他妻子林秀茹57岁,这几年来两人一直在楼下的餐厅做工。虽然赚到的钱不多,但也是两份收入。
今天,两人一起被炒,因为餐厅老板娘要给自家人腾位置。这个原因,就不跟外孙女说了。
“安妮,去叫哥哥姐姐吃饭了。”
“知道了,外婆!”
这一夜,回来的安家人又坐在了一起。家里一下子没了两份收入,影响还是挺大的。
安复还看着大家不说话,他作为家里的大哥,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重开粥摊需要的钱,我们凑凑还是能凑出来的。”这边的环境比原来的苏屋邨好很多了,他观察过,只要是交足保护费的,基本上生意不会受影响。
“你们怎么说?”儿子这么说,安如松还想听听儿媳、女儿和女婿的看法。
“我没有意见。”仇新芽肯定是支持丈夫的。
“粥摊重开,一直是我们希望的。只是爸,你和妈都这个年纪了,不如让大哥大嫂来吧,你们帮忙。”
身为女婿,刘伯雪和家里闹翻后,就一直住在安家。这些年来,也没有和家里联系过。他当然是希望这边越来越好的,但也要兼顾爸妈的身体。
“是啊,爸,你和妈先休息一段时间。具体粥摊要怎么开,等林归回来我们再讨论吧。他在外面跑车,知道的多一些。趁着这段时间,你们也在附近走走,看看粥摊设在哪里最好。”
安锦素得知父母都失去了工作,确实觉得不是什么好事。可是,两人都没有满60岁,看上去却比同龄人老了很多。这些年,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是啊,爸,你和妈先休息几天吧。”听完了大家的话,安复还也不急了,这不是说凑足了钱就能干的事情。
一个小小的粥摊,除了熬粥之外,还要找到可靠的供应商。这方面,他也比不了在外跑车的林归妹婿。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大家一致同意等人回来了再说。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安妮终于发现了一点不对。外公外婆一直在家,两人都没有再去楼下的餐厅做工。而她去看过,餐厅里来了陌生人。
“餐厅招人了,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比不上年轻人。”林秀茹还是没说具体原因,“安妮不喜欢外婆做的饭吗?”
“没有不喜欢,外婆做的饭很好吃。”
安妮不问了,她在金店待那么久,知道金店的店员来来去去的事。他们有自己走的,也有被明月阿姨赶走的。不管是怎么走人的,外公外婆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心里肯定会难过。
“喜欢就好。”喜欢就说明自己的手艺没落下。
知道了家里的事情后,安妮又去了金店,她想问问明月阿姨有关于宣传单的进展。
“已经在印了,给,这是样板。”翁明月拿出了手边的底稿,这些天她一直在忙这个事。有的她这个店长做不了主的,还得向上反应,并等待授权。
“后天就开始让人去发了吗?”安妮看着上面的活动时间,觉得自己也能干,“明月阿姨,印好了给我一部分吧,我带去学校。”上回就自己的好朋友们过来了,这回可以让更多人一起参与活动。
“就等着你这句话呢!放心,印好了绝对不会落下你的。”上面的宣传单都有编号,到时候算提成也方便。
事情有了进展,安妮满意地回了家。等到宣传单都印好了,她带着厚厚的一叠去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