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穿透布鲁德海文警局办公室的百叶窗,在陈旧的长方形办公桌上投下斑马线似的斑纹。
由FBI与海文警员组建的少女失踪案重案组分散在长桌四周以及咖啡壶前,各忙各的。
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像一只烂糟糟的破布娃娃,缝缝补补,棉花却从针线的破缝中溢出来。
FBI与海文警局的警员分成泾渭分明的两部分。唯有迪克的老朋友派翠克表现得最为轻松,埋头捣鼓桌上和办公桌一个岁数的咖啡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咖啡。
迪克才是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论职级,他是最低级的巡警;论资历,他从警时间最短;论关系,FBI的所有人里他只认识派翠克。
不该出现的人占据了办公室最角落的位置,伪装成一盆舒展姿态、光彩照人的绿植,起到最大的装饰作用。
夜翼可以是一个组织的领导者,罗宾可以是团体的小中心,但理查德·格雷森只是一个年轻、莽撞、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的新人警察。
他双肘支着膝盖捧脸,看向办公室前方的线索板。失踪少女珍妮特·夏皮罗的照片贴在线索板中心。
她是一位端庄的少女,每一根头发丝都规规整整,连微笑的弧度都是拿尺子比着量出来的。她的父母说她向来乖巧听话,从不在门禁时间后回家。
派翠克在她的抽屉暗格里找到一张收据,顺着收据揪出一个假证贩子。珍妮特用她的“新身份”给自己买了一张前往布鲁德海文的火车票。
显然,珍妮特的乖顺只是表象。此时,海文警方正配合FBI调取各个入城关口的监控寻找她的踪迹。
如果是夜翼主导搜查行动,他会放弃监控这条路。布鲁德海文不是哥谭,没有韦恩企业无孔不入的摄像头监视全城,它和其他美国城市一样,监控仅在关口与富人区保持密集。
蝙蝠洞的全球面部识别系统会更有用,只要迪克能在一夜之间往返哥谭。
是时候讨好阿福了。他希望自己可以不被其他人发现,或者不和他碰面,或者碰面但不交流,或者不在同一张饭桌上吃早餐。
没人关注他的思绪暗涌,探员与警探用目光将线索板铲下来一层又一层,渴望找到一点思路。
最先被集火的人是派翠克。
里斯本向他扭头,“你要喝到第几杯咖啡,才准备说话?”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靠在桌边的派翠克身上。咖啡杯蒸腾的热气中,派翠克无辜地扬唇,“我建议警局的咖啡机换一台新的。”
他从西装的内侧口袋中抽出一张有硬度的薄纸,递给迪克,“你看看这个。”
不等迪克细看,警局探长率先抽走了那张薄纸,发现它是一张明信片。正面是普通的风景照片,场景是咖啡馆的一角。他翻到背面,念出明信片上的字。
“期待与你见面。
——爱你的H”
他兴致缺缺地将明信片塞回迪克手里,“她打算和谁见面,网友、星探还是身份不明的帅哥?”
“珍妮特的妈妈告诉我们,珍妮特可能在网恋,”金探员代表FBI发言,“我们推测她到布鲁德海文来是为了与网友碰面。”
“呵,”探长冷笑,“真是有钱人家的乖乖女。”
他话语中的嘲讽意味让在场的两位女探员不由得皱眉。派翠克悠闲地啜饮着难喝的咖啡。周沉默地窥察迪克的动作,想知道他能从FBI们翻来覆去检查过的证物中看出什么。
人心浮动,有人开口:“这套明信片是布鲁德海文建城日发行的旅游宣传纪念品,一套有二十四张明信片,代表二十四个风景打卡点。这是第八张,照片里的咖啡厅在终尾街区,是一家开了五十年的老店。为了配合明信片的宣传,它去年重新装修了。”
探长冷眼瞧着职级最低的巡警,“你怎么知道?”
迪克的表情无懈可击,“我正好收藏了一套纪念品明信片。”
派翠克放下咖啡杯,轻松起身,“那我们就去那家咖啡厅。”
“一张明信片,很可能是巧合,我不觉得有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