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就放过她了?”向楠为八十多年前那个十岁女孩的巨大胜利欢欣。
“书兰姐不肯下来,生药铺的掌柜太太隔墙看见气得差点晕过去,说她太难管教。”向阿婆继续说,“但那天生药铺的陈少爷从省城洋学堂回来……”
向楠的脑子里克制不住涌现出许多电视剧片段。
外婆仿佛知道她在想什么,好笑的看了她一眼:“陈少爷说他不喜欢女人裹脚。”
这种转折,虽然正中向楠的心思,可也让向楠心里有点轻微的不舒服。
还是丈夫大过天,未来丈夫说不用裹就不裹了?
向楠被各种小说电视剧改造过的脑子立刻想到另一种解释,不会是陈少爷对未婚妻一见针情吧?
或者一开始是兄妹情,然后就变成爱情……
她这么想,也这么说了。
向阿婆直摇头:“你呀,被电视剧教庸俗了。”
突然被九十岁的外婆扣了顶庸俗的帽子,向楠瞪圆眼,她虚虚反驳:“那不然呢?”
“陈少爷十六岁。”家里给他定下的小新娘,他暂时没办法退亲,但也只把谢书兰当小妹妹看。
“他知道书兰受旧式教育……”外婆解释,“就是女四书。”
虽然女孩能识字已经难得,但陈少爷说他未来的妻子起码要到省城的学堂读上几年书才行。
谢家女儿没裹脚,退了陈家的亲就再没这么好的亲事了,干脆件件依着陈少爷,把女儿送进城里读书。
向楠却问起“小大姐”来:“那你呢?”
“太太让我跟着去省城。”向阿婆伸出手,她有一双劳作过的手,摸再多蛤蜊油也还是指节粗大,“书兰姐教我识字。”
谢书兰明明更小,却非要长辈分,要当姐姐。
原来外婆是这样认字的!
向楠:“后来呢?书兰阿婆现在在哪里?”
向阿婆喉口最后一点八仙果化没了:“明天,明天再说。”
向楠被外婆赶去睡:“你快去睡,睡前不许刷抖音。”
人不接触盲区就不会长新脑子,向楠这一整天长了很多新脑子。
她答应了外婆不刷抖,早知道就不给外婆下载抖音了,但她躺到床上就点开微信,先点进码头镇公众号,里面果然有居民安置告知书。
原来镇委会早都已经开过好几次会了,会议记录都是可以查看的。
向楠扫了两眼,修整回迁几乎拿不到什么钱,要是想把老房子卖断,整家迁走,那就按位置和面积给补偿,小舅妈还真研究过。
外婆的院子不知道多大,向楠没概念,也不知道妈妈说服舅舅们没有。
她关掉告知书,又搜起八仙果,还真能清火止咳。
跟着又搜码头镇玉京堂,跳出来零星几条,只有一条是真的相关,那篇笔记的作者只写了两一句。
“可能是我的错觉,玉京堂的药与其说是有效,不如说是灵”。
到底怎么个灵法,作者没写。
这篇笔记下好几条回复应该都是无意点进来的,都在问作者玉京堂能不能治这个病那个病的。
有些病,向楠连听都没听说过。
作者只回复了一条“可以去碰碰运气”,回答没什么实际意义,评论区的网友失望离开了。
灵?感觉不像在说药,像是在说求神拜佛。
向楠随意点开这些笔记又随意退出,重新搜隆泰祥,能搜出绸缎庄,搜谢书兰却都是同名同姓,没有一条是外婆的书兰姐。
她在床上翻个身,又好奇搜了一下裹脚。
除了古代女性裹脚的惨况外,竟然还搜到了一个现代裹脚博主,每天在网上分享她的裹脚日常,说自己努力了五六年终于把脚裹到四寸,还想裹到完美的三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