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5章白龙王
十斤以上的大米鱼两筐,十斤以下的有五六筐,三斤以上的银鲳鱼一筐半,两斤以上的有两筐,两斤以下,六两以上的有五六筐。
李父把一筐四五两重的小鲳鱼提到货舱边上,冲下面码竹筐的李二哥喊:“阿安,这种的单独放,到码头卸下来送回去杀了晒鮳头。”
银鲳鱼只要过6两价格就会翻一倍,六两以下的才一两角钱一斤,晒成鮳头一斤能多挣几角。
“晓得了!”李二哥和王新城在满是冰块的货舱里面,忙着把一筐筐鱼获码放好。
四指宽的大带鱼半筐,二指以上和三指以上的各有两筐、二指以下的小带鱼,捡到活的直接扔回海里放生,死的留着做饵料。
不值钱的小杂鱼挑出来做饵料,各种虾、水潺、塌鱼皮、大头梅、一两斤重的小米鱼、小黄鱼等杂鱼一起,用耙子推进货舱冰冻保鲜。
五个都是干活利落的,还是花了一个多钟头才把甲板上的鱼获分拣好,有的送活舱养起来,大部分送到货舱冰冻保鲜。
全都收拾干净后,这才开始打扫卫生。
这年头海洋还没遭受污染,像塑料袋、方便饭盒等乱七八糟的垃圾,一点都看不到。
只有拖网拉上来的海草,还有分拣鱼获产生的垃圾,打扫后用洋撬铲起来倒回海里,打水把甲板冲洗干净,正式作业后的第一网,圆满完工。
李父揉揉伤腿,李长乐上前扶了他一把,“阿爸,等阿城熟悉大船作业,再找一个新手,还是留你在家帮忙。”
李父踢踢腿,“不碍事,就是蹲久了有点麻木。”
李长乐看着逞强的李父,笑道:“阿爸,我们都走了,万一家里有人要干货,你在家也可以帮忙送货过去。”
李父想了一下,“那也要等你们找到合适的人手,我才放心丢手。”
“好,找到人手再说。”
“阿乐!”李父拉着他问,“那些大鱼能卖多少钱一斤?”
李长乐回想了一下,“上百斤的金枪鱼上次卖的一块五一斤,几十斤的马鲛一块,三斤以上的银鲳鱼两块五。
两斤以上的银鲳鱼一块八,十斤以上的大米鱼和大带鱼一块,小的四角、六角都有。”
李父听后在心里把那些大货加起来默算后,咧嘴笑的见牙不见眼,“好好好,这下我就放心了。”
李长乐笑道:“你担心这趟出来会亏本啊?”
“怎么不担心,光柴油钱和那两车冰块就三千出头,加上其他开支,不愁才怪。”
李长乐没想到老父亲真的在为这些事愁,“放心,我昨天就算过了,我们作业七个小时,油耗将近三百块,不算留下晒干货的海货,除了开支也有五百多的赚头。”
“那就好,我就怕你们换大船,到时候还没小船挣得多。”
“我准备那么多柴油,是以防万一的,咱们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开着船跑啊!”
“我又没用过机器,都是靠双手摇,靠撑杆撑船,哪晓得你油耗多少。”
“这就叫青出于蓝胜于蓝!”李长乐嬉皮笑脸的揽着他肩膀,“证明二老会教孩子,把我们教的这么成器,年纪轻轻的就买大钢船给你开。”
“吃柴坯,又往自己脸上贴金!”李父冲他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想想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阿爸你饿不饿!我去看看阿城做好饭没?”
“去吧!我看看你大哥去!”
李长乐点点头,摸着饿得“咕咕”叫的肚子朝船舱走,没走两步,王新城就端着一锅年糕出来,招呼大伙儿吃饭。
陈永威端着筲箕出来,里面放着蒸热了的方糕,还有用豆酱、肉碎、葱头炒制的肉酱。
几人就着肉酱吃了两个方糕,这才端起年糕吃了起来,放了小鹰爪虾、蛤蜊、小塘菜、肉丝的年糕吃着又鲜又糯。
这次带了四五斤五花肉,船舱里有冰块,将猪肉冻里面,也不怕猪肉变质。
李二哥吃饱喝足后,去换李大哥来吃饭,王新城抢着刷锅洗碗,李长乐几人休息了半个小时,起网的号子就吹响了。
陈永威颠颠的上前将拖网扎紧挂在吊钩上,大伙儿看着比刚才鼓的更大的网袋,大伙儿都欢呼起来。
“东升号鱼获满舱!东升号鱼获满舱!”
李大哥还是第一次参与起网,看着鼓鼓的网袋激动的不行,“阿乐,我解一网试试。”
“好,你先看看再动手!”
“放心,老渔民了!”李大哥上前先查看后,这才解开了渔绳,数不清的鱼虾蟹一股脑涌出了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