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佐是知县,且是附郭知县,小事手下人办,大事要听知府的,就算他想进步,形势也会压着他谨慎。”
“在其位谋其政,”刘今钰若有所思地复述一遍,“只怕大同社里,也有不少混日子。”
杨文煊并不觉得奇怪地说道,“这不是很正常?想靠人自觉,靠人当圣人去治理天下才是幼稚的想法。
“关键在于制度,始终革新适应形势的制度,才能让国家保持活力。
“但革新就要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偏偏他们又是最有实力的,无异刮骨疗毒,难啊难啊!”
他感叹几声,又笑道,“不过咱们现在也不用太担心,现在体量小,凡事我们能管到,出不了乱子。
“何况现在是做大蛋糕的时候,大伙都有干劲得很。你看看刘麻怪唐丰,巴不得赶紧去武冈新开的皂铺吃苦呢!”
刘今钰无奈的眼神扫过去,“你啊,在这位置上,还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你就没一点压力吗?”
杨文煊呵呵笑道,“这不是有你吗?”
“懒得说你!”刘今钰瞪他一眼,目光却被旁边柜子上的一叠书册吸引走。
她走过去,拿起一本细细看起来。
书册虽是线装书,但规制与这个时代完全不同。
书脊在左,封面上的两行字“大同社扫盲基础教材”、“初级识字课本”都是简化字,也即这个时代的俗字,且是从左向右横着排版。
翻开书,里面是一个个硕大的简化汉字。没有课文,只有汉字、词语和短句。
她又看向其他两本,封面上分别写着“初级算术课本”和“初级常识课本”。
“这不就是你要求的扫盲教材吗?王廷潜把书社办起来了,我先让他做了这些。”
杨文煊坐在凳子上略有些无奈地解释着。
“你说的的小学课本,我也在准备了。语文参考民国的教材,那时候刚兴起白话,课文都是简短的白话,内容涵括简单的礼仪、常识、科普等。
“数学跟这个扫盲教材相差不大,但不会像扫盲材料里那样,设置很多计算买卖、计算工程量、计算田亩这样的实操问题。
“实操相关的都放在常识课本里。常识课本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一些生活技能,属于大杂烩。
“我计划小学分为初小和高小。初小四年,这三门课加体育;高小三年,语数体不变,常识拆分为人文、自然和劳动。
“中学嘛,太远了,没到考虑的时候。何况……老刘,别说中学,就是小学,有办的必要吗?单纯浪费钱吧?
“我跟你说,雕版用的梨木板,三分银子一张,刊字匠每刻百字要二分,教材用的便宜纸,但每本也要六厘。
“再算其他损耗,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千本要十八两银子。这还只是刚开始的扫盲课本。虽说是小钱,但……”
杨文煊忍不住絮叨,刘今钰却对手中教材爱不释手,咧着嘴说道,“老杨,我没看错你,以后我的王图霸业成了,你是首功!”
杨文煊忍不住一个白眼,“谁稀罕!还王图霸业,你……”
他讽刺的话没来得及说出口,门外便传来敲门声,唐廷瀚在门口说道,“社长,王穉潜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