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苏从斌这一家子肯定要算一例的!”武帝毫不客气回了一句:“当爹娘的可以偏爱,但绝对不能为了一个儿子就把另一个儿子当做牛马一样使唤,甚至还想杀了他杀了孙子继承爵位。这就过于恶毒了吧?”
“完全不是人啊。虎毒不食子这话都不懂!”
五个阁老们闻言,吸口气。
懂,今晚就必须草拟好孝顺的律法界定!以及经典判例!
扫过鹌鹑一样的五个老狐狸,武帝冷哼一声,话锋一转:“对了,太、祖爷规定不能立场。那就在右下角给五个阁老们搬个桌案。边干活边旁听,也算能者多劳。”
不容置喙吩咐欧后,武帝横扫全场。
行了,眼下朝臣几乎彻底泾渭分明两派——县试作死的,想要弄死县试作死的!
感慨着,武帝想想绝对够律法人数的一千八,他缓缓吁出一口气,忍不住回忆自己收到的密报。
确切说是思维导图!
第62章我们一起当原告
是那个简明扼要,直切要害。
一、被污蔑泄题不能忍!
原因以下十条:
第一、损公平
第二、……
二、怀疑对象
第一、翰林院
原因:
1、礼房初升东曦之作,惊艳到他们了;
2、推导对方犯贱缘由——翰林院职权被削;妄图入阁掌话语权。
应对措施:
1、翰林院机构设立缘由捋了,从唐朝开始因帝王需求逐步提升。
2、从机构职能进行打击:设立才子标准,创造朝廷台——民间台柱子,栋梁之才之类的,显得好听又直接官方权威!
天字号着重标注(超大字体)刚才贡院就质问过了谁来制定才子标准,我等可以当众再发挥内涵世家书院掌控排名掌控才名!!!例如苏从斌透露苏琮的京城四小才子之名也是绞尽脑汁,神童之名上达天听后迫使文臣世家同意纳入其中,以维持四小才子排序的含金量!
3、从机构人员进行分化打击:把不听您的话官吏,踹出去踹出海外去!!!
天天天天字号重点:
苏琮提闵越风光时提及海外传教士(皇上重点关注这点),咱们也把有学问的儒生,您不喜欢的全都踢到海外传教去,让他们教化当地百姓,让当地百姓也感受到儒家的仁义,感受到帝王您的仁德。最重要的是那些番邦语言太多了。鸿胪寺学语言多累,倒不如他们去学,而后咱们大周语言扬名全世界!!!!
偷偷说句私心的话,小臣不想学!苏琮沉浸在学山东方言、闵越方言以及传教士那乱七八糟的语言中。我光看家书都觉得头疼,就连嘴都疼了!
且小臣也的确有超级私心在作祟。传教士,他们要是正大光明传教他们的如来佛祖,那就正大光明传教好了。为什么要伪装成本土佛教,采用百姓容易接受有好感的方式先传教?而后再传自己的教派?这种不就相当于我爹逼我学的兵法中的美人计吗?套一个迷惑人的皮囊,而后暗戳戳的图谋好处?
因此小臣就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第二、东华书院派系
原因:
1、黎阁老想要冲首辅阁老,要话语权(此条线报来自李祭酒)
2、东华书院要天下第一书院的荣耀,而苏琮有幸成为嫡系子弟却断绝关系,被视作奇耻大辱。眼下收拾不了苏琮,先收拾苏家!
3、通州驿站之事毁文辩盛会,断才子扬名机会
应对措施:
1、和谐方式有二:
区分文人与文臣的概念,当场文辩利用前来的百姓们,强调为臣者该注重民生,而不是只懂学问,比如方言,苏琮他们走到哪都得融入当地学习。所以做一地父母官若是连当地方言都不懂,他是如何跟百姓沟通呢?
抓住意外制造者们,用证据说话弄黎阁老一派;
2、不和谐暴力方式:抓东华书院内的坏蛋,用一个污点来炮击整个书院文风不正,藏污纳垢;再恶毒一些往东华书院藏书阁丢一本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