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薛鹏举答道:“这次雪灾堪称百年一遇,沿着官道往北走时而能看见被大雪淹没的村庄,在这极端情况下人都活不下来何况是粮食?”
杨元录咳了声:“说人话!”
“这次雪灾导致京兆府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清河公为了安置这些灾民劳神费力却依然无济于事,如今还有数以十万计的灾民滞留在玉泉县,清河公正在想方设法为灾民纾困。”薛鹏举难得的为李九霄说了句好话。
永泰帝心中一沉,“你的意思是玉泉县有十万灾民?”
满朝文武皆反应过来,嗅到了强烈不安的气息。
玉泉县距离上京城百里不到,一旦这些灾民没了粮食,定会激起民变涌入上京城。
那将会是什么后果?
众人不敢想!
一些胆小的官员身子开始打摆,巴不得马上回家收拾细软南下。
“你可要想清楚了再回答,十万灾民不是闹着玩的!”薛知庆开口提醒,希望儿子能挑点好听的话来说,杨元录也说:“不错,你知不知道十万灾民意味着什么?”
薛鹏举像是没有听见父亲话语里的暗示,“臣没有撒谎!”
“玉泉县如今由清河公撑着才没出事,诸君若不相信的话可以亲自去瞧瞧。”
有一句话他没说——
谁爱去谁就去,别让他去就行。
那个破地方薛鹏举不想再去第二次。
齐同心看见永泰帝身子摇晃,立马上前搀扶着永泰帝手臂:“陛下当心,不要伤着龙体。”
“朕,真没事。。。。。。”永泰帝身体依旧摇晃。
这个消息对他而言太糟糕了,之前没有人告诉他今冬雪灾这般严重,那可是十万吃不饱饭的灾民啊!
他也庆幸李九霄提前将流寇灭了个干净,否则这十万灾民在流寇的驱使下定会涌入京城,届时京城狼烟四起岂还有他这个帝王的容身之处?
搞不好还会沦为亡国之君!
以后史书上会如何评价他这一生?
不愿想,不敢想。
“那,李九霄稳住局面了么?”永泰帝缓过神。
众人再次看向薛鹏举,薛鹏举硬着头皮道:“回陛下,清河公为了维护玉泉县的稳定秩序付出了太多,如今勉强稳住了局面。不过清河公也说了,年后恐怕没有多余的粮食赈灾。”
永泰帝下意识说道:“那就从江南调派粮食去玉泉县!”
云国忠面露难色,“陛下忘了么,江南的粮食已经调去西边了,已经没办法再挤出多余部分。”
永泰帝脸色一白。
“陛下,清河公让臣代为禀报,他向朝廷立下了军令状表示会妥善处理玉泉县的灾民,希望朝廷能给予充分的自主权。”薛鹏举趁机说出李九霄意图,永泰帝像是抓住救命稻草:“李九霄真是这么说的?”
“他真能稳住局面?”
薛鹏举嗯了声,“清河公是这么说的。”
“好,不愧是深得朕信任的臣子,他若能妥善处理玉泉县这个烂摊子,朕一定会重重有赏!”永泰帝心中已经想好了,若李九霄能处理好玉泉县麻烦,奖赏他一个国公爵未尝不可。
毕竟十万灾民真能影响到大乾根基。
周靖阳自然不能让李九霄抢尽风头,急得上前开口说道:“陛下,我怎么觉得有些猫腻?”
永泰帝正在气头上,冷不丁说道;“李九霄替国分忧能有什么猫腻?如若你觉得能比李九霄做得更好,朕现在就任命你为钦差大臣去玉泉县稳住大局!”
“臣不敢!”周靖阳自知触犯了天子霉头,没敢继续开口。
薛鹏举犹豫片刻,取出另一份书信:“陛下,清河公还有另一封书信让臣代为送到您手中。”
这是周靖阳的‘亲笔书信’,沟通对象自然是赵德全。
永泰帝眸色一凝。
“呈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