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韩南嘴巴嗫嚅刚要开口就见姜雪松出声道:“要是问责,头一个是我,第二个就是你,咱们两个谁也跑不掉不是?”
赵韩南跟着点头,说得确实在理,“唉”的一声叹了口气,问道:“那姜大人什么意思?”
姜雪松坐正了身子,眼睛从他身上移开道:“我已经给朝廷写奏折,请求多播一些粮食,又给扬州和交州刺史写信寻求帮助。”
“哦,这样应该万无一失了”赵韩南心里那块大石头可算是落地了,不找自己的麻烦就好。
转瞬又提起来,只听姜雪松神情有些落寞地开口道:“只可惜,前段时间户部尚书贪污案,闹得京城也没多少应急粮,想来是送不过来了。”
“这……那这怎么办?”赵韩南结巴着问了一句。
“本官最厌恶贪官,一个黄元载害得现在荆州这么多人吃不上饭,若是荆州也有贪官,那百姓们还有得活吗?”姜雪松声调拔高了一些。
赵韩南额头上渗出些汗珠,脸上表情僵硬一些,姜雪松没等他开口就继续道:“赵大人也是这样想的对吧?”
“啊对,本官也是这样想的,贪官该杀!”赵韩南想都不想地跟着应和。
姜雪松脸上笑意浓了几分,委婉道:“有赵大人在,想来他们也不敢放肆。”
赵韩南干巴巴地跟着笑了几声,心虚到不敢应声。
姜雪松眼看说得差不多了,就停下来喝茶,她这一停倒是把赵韩南的心弄得七上八下的,纠结了半天才开口问道:
“那姜大人是把希望寄托在那两位刺史身上了?”
姜雪松听他这么问,撂下茶杯道:“本官与他们二位并不相识,更不敢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我今日来找大人,是想与大人商量筹集一批善款的事情,用这笔钱去那两州买些粮食。”
赵韩南一听到要筹集善款,眼睛里突然出现些亮光。
嘴角的笑就没停下来过,筹集善款那不就是让百姓交些税款,用他们的钱给他们买粮食,说不准还能从中捞些油水。
姜雪松一看他那表情就知道他多想了,心底闪过一丝冷笑,故意反问道:“大人以为如何?”
“好好好,这个法子好,既能解决粮食不够吃的问题,还能得个好名声,哈哈。”
他此刻笑得脸都有些发红,以为姜雪松终于暴露本性了。
姜雪松顺着他的话说道:“虽说本官是赈抚使,但是你作为荆州刺史,若是筹集了善款,此事于你也是政绩一桩,等本官日后按例写奏折的时候把这件事写上去,陛下必会嘉奖你。”
“好,本官同意这件事。”赵韩南脖子一扬,心里指不定已经美成什么样了。
姜雪松一脸狡黠,眼底的笑意更甚,侧过头对着鹿柒吩咐道:
“听到赵大人说的话了吗?回去就拟一道折子递上去,赵大人一心为民,不能辜负了赵大人的心意。”
“一会来取钱的时候多叫几个人,把这事宣扬出去,让百姓们都知道,赵大人的良苦用心。”
赵韩南满面春光地听着,可越听越不对劲,伸手叫停道:“哎哎,姜大人是不是说错了,什么取钱啊?”
姜雪松嘴角扬起,一副你就别和我装了的模样,开口道:
“大人给百姓们筹集善款,交钱就行,若是大人家里有几万石的粮食那就更好了,省得拿钱去买了。”
赵韩南坐不住凳子,伸手扶着把手来回挪动,有些焦急地解释道:“不对,本官何时说过要捐钱了?”
姜雪松眼睛微微瞪大,有些无辜地说道:“刚才我说,来找大人想筹集些善款,问大人意见如何,你同意了呀,连说了三声好呢。”
“大人是想出尔反尔?”姜雪松看着他问道。
赵韩南腾得一下站起身道:“我没说啊,我以为你问我的是在百姓那收税,筹集些善款,不是我要捐。”
姜雪松看着他急得都立起来了的眉毛,继续装傻道:
“大人别说笑了,百姓们哪还有钱了,三年天灾,有钱早就都买粮食吃了,咱们再去收钱,那和黄元载有什么区别?”
果然一提黄元载,他表情有些不自然,坐回椅子上,紧抿着嘴巴,半晌才开口道:
“哦,那是本官理解错了,不过姜大人也知道,这几年荆州收成不好,本官也没什么多余的银钱。”
他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开口道:“这样吧,我现在叫人去取五十两,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姜雪松哪能这么轻易地放过他,脸上浅笑不止,一副真心为他的模样,开口道:
“大人没多余的银钱没关系,本官瞧着大人院子里那尊宝葫芦上有不少的金丝珠宝,拆下来也能换好些粮食。”
“那是我去年大寿的时候立的,你就这么给我拆了?”他下巴颤抖,控制着怒意,拔高了声调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