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上级和下级经常会犯错误。比如说上级,总是习惯于随意役使下属,想怎样使用你,就怎样使用你。反正你归他管辖,你必须听他摆布。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上下级的双向协作关系变成一种单向的屈从和使用的关系。又有一些下级,他们无法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对上级没大没小,甚至颐指气使,破坏了原有的等级关系。
有一些上级本来并无厚此薄彼之意,但在实际工作中,难免愿意接触与自己爱好相似、脾气相近的下级,无形中冷落了另一部分下级。对工作能力强、得心应手的下级,亲密度能够一如既往。而对工作能力较弱或话不投机的下级,亲密度不能持久甚至有时冷眼相看,这样关系就会逐渐疏远。这时,上级要适当地调整情绪,增加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下级的交往,尤其对那些曾反对过自己且反对错了的下级,更需要经常交流感情,防止有可能造成的不必要的误会和隔阂。
总之,任何领域、任何职业、任何层次的上下级关系,都呈现出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上下级共存于一个微妙复杂的共同体之中,相互之间保持着某种暂时的平衡状态。在一定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刺激下,旧有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又建立起来。这种由平衡到失衡,再由新的平衡到新的失衡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动态变化过程,就是一切上下级关系的特点及其运行规律。
友善的人能够处理左右关系
同级之间的关系,是公司里最微妙的一对关系。同级之间,常常做着相同或类似的工作,工作中的协作是经常出现的。同级之间又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职位、一份待遇,争夺的往往是一个级别的员工。这种竞争在良性的范围内,对于促进个人素质的提高,增进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旦脱离良性的范围,白热化的竞争不但有损于公司的团队精神,个人间也很可能是几败俱伤。这时的你就应当懂得如何把同级之间的摩擦降到最低限度,应当学会如何把竞争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处理好同级之间的关系。
真诚相待,热情帮助 同级之间,客观存在着既是天然的“合作者”,又是潜在的“竞争者”这种微妙的人际关系。同级之间,常常会遇到一些工作上的交叉,也会有一些需要共同处理的事务。对这些工作和事务,同级之间应当互相尊重,热情帮助。同级之间应当尽量通过协商去解决问题,不要擅自做主处理,否则,既影响同级之间的关系,也往往使下级为难,造成工作上的困难,甚至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反映,同级的内心世界,必然会产生既渴望“合作”,又警觉“竞争”的复杂心理。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想方设法尽力避免诱发对方警觉“竞争”的变态心理,逐步建立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协调关系。在这方面,怎样巧妙地消除对方警觉“竞争”的心理屏障,就成了协调同级关系的关键所在。
先求本分,彰显能力 出于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做好本职工作,切实排除想“压倒”同级的私心杂念,这一点你必须让你的同级认识到;而自己每取得一点成绩,都应将它看作是同级之间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决不以此为资本,向同级显示自己的“高明”;对于同级取得的成绩,要和自己取得的成绩一样,同样感到由衷的高兴。同级之间的竞争切不可影响了本分的工作。同时,同级相处,应当分清职责,掌握分寸,不争权力,不推责任。属于别人职权之内的事,决不干预,属于自己的责任,也决不推卸。本应由自己分管的工作,决不请别人点头画圈,本来不应由自己处理的事情,也决不争着要管。那种对好事就争,对难事就推的行为,是破坏同级之间相互协作的腐蚀剂,必须坚决防止和克服。
顾全大局,宽容待人 同级之间,难免在工作中遇到一些矛盾和纷争。在解决这些矛盾和纷争时,你应本着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良好愿望,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不予细究。即使遇到一些需要辨清是非的“大事”,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尽量做到心平气和,以理服人。而且,对自己应该要求严格,对别人则应该宽容。在认识自己时,应该少看长处,多看不足;对待同级,却应多看长处,少看不足,尤其不要在不适宜的场合,随便议论同级分管的工作。不仅自己要做到这一点,而且应教育下属也要做到这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同级之间,形成相互信任、互相友好的和谐气氛,保持经常通气,及时沟通情况,才可能进行有效的合作。
同级之间的关系是横向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纵向的。同级关系处理好了,有助于进一步协调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管理机器运转得更加理想和完善。同时,也孕育了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使自己可以更加健康的成长。
友善的人易赢得友谊
从前,纽约的一位大富翁去世时,除了他的直系亲属之外,只有不到六个人参加了他的葬礼。然而在几周之后,另一个人去世时,整个大教堂被挤得水泄不通,街道上全是自动聚集起来向这位死者表示最后敬意的人群,尽管在他身后留下的财产不到一千美元。
后者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的殊荣,是因为他爱自己的朋友就像守财奴爱黄金美元一样。任何一个认识他的人似乎都是他的朋友。他引以为豪的是,他是友谊上的大富翁,而不是他能够拥有多少金钱。即便他只剩下最后一个美元,他也会和其他需要的人分享。他丝毫不吝惜向他人提供自己的服务和帮助。他把自己奉献给了朋友们——这种奉献是毫无保留的、真诚的、慷慨的和宽宏大量的。在他的一生中,没有表露出任何出于为自己的私心或贪婪打算的痕迹。在这样的一个人逝世时,成千上万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个人损失,难道这不是最自然不过的吗?
塞涅卡这样说:“友谊必须是无保留的;在你伸出友谊之手之前,你可以尽可能地深思熟虑,但是,友谊一经形成,便不能再犹豫徘徊或妒火中烧……友谊是需要时间考验的,一旦你下了决心,你就应该让对方进入你的心灵深处……友谊的目的是找到一个能够比我们自己更知心的人,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们将乐意牺牲自己。请记住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只有明智的人才能成为朋友,而其他的人充其量只是伙伴。”
只有那些愿意为他人提供慷慨无私的帮助,甚至愿意为此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人,才能够意识到,只有通过细心的播种,才会有甜美的丰收。那些只懂得拼命索取而不愿付出的人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财富的。他就像一个过于看重自己的种子而舍不得播种的农民一样,把种子储藏起来,幻想着有一天会因囤积的谷种而变得更加富有。他不把谷子播种到土壤里,因为他看不到种子所能带来的丰收。人生和友谊也是如此,我们自身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得到多大的发展,是和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其他人前进密不可分的。
正如一个农民把他的种子播种到土地里一样,播下友谊的种子,会带来无限富饶的丰收。
友善的人是你真正的朋友
友谊是美好而宝贵的东西。古今中外,有多少伟人动情地写下了一首首赞颂友谊的诗章。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代诗人王勃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李白形容友谊比金重比渊深:“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现代著名大作家巴金先让写道:“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灵魂。”现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写道:“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马克思是这样评估友谊的:“真诚的、十分合理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以上诗章深刻论述、说明人们需要结交朋友,人们不能缺少友谊;朋友的情谊是亲密的、幸福的;友谊是宝贵的,它是人生的无价之宝。那么我们该如何珍惜朋友间的友谊,如何对待自己亲爱的朋友呢?
“化妆品女皇”玫琳·凯年轻时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用真诚和赞美,为一位想轻生的女孩子带来了光明。
一天,她在海边看到了一位坐着的女孩子,脸上写满了忧郁和哀愁,还挂着泪痕。玫琳·凯微笑着走上前去,问她:“您好,我叫玫琳,能跟你说几句话吗?”
女孩子并不愿意理她,依然在那里感受着落寞。玫琳·凯继续温柔地说:“虽然你心情非常糟糕,让你显得有些忧愁,但你依然很美。你有什么伤心痛苦的事情,可以跟我说说吗?”
她想了一会儿,就真的跟玫琳·凯倾诉了起来。当她说得动情时,还流下了眼泪。而玫琳·凯给她的一直是真诚的眼神、用心的倾听和适当的点头。玫琳·凯的聚精会神,让女孩子感觉到了一种关注和理解。最后,女孩子还说,自己今天来海边,就是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因为自己爱上的那个人,事业有成后就把自己抛弃了。
玫琳·凯听了后,不但为她感到唏嘘、忧伤,还气愤地大骂那个男人有眼无珠。最后,她真诚地鼓励女孩:“你放心吧,天底下好男人多的是,你一定会找到一位责任心强且很有爱心的男人的。你看你长得多漂亮,连我这样的女人都喜欢,更何况是男人呢。所以,你一定要振作起来。”
最后,女孩用极其感激的语气对玫琳·凯说:“从来没有人和我说过这么多话,我感觉自己到今天才算是真正地发现了自己。我现在才相信,活下去会是很美好的。”
是的,能够主宰自己生命的玫琳·凯知道,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真诚关怀、理解和尊重。大多数时候,一句真诚的赞美,可能只花说出者一分钟时间,但对于听者,可能会影响一天、一年甚至一生。
俗话说,“人心换人心”,你若想别人关心尊重你,你就必须对别人也付出一份真心。这也是获得朋友的秘笈。所以,你要是希望朋友关心你、体谅你,就必须先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朋友。
也许你自觉对朋友很好,你请他们吃饭、喝酒,陪他们玩乐,请他们到家中时也奉为上宾。但是,这些并不能使朋友对你有深入的好感,也无法满足友情的需求,有时反而会加重朋友在应酬上的负担。
一个善于交朋友,关心、体贴别人的人,一定是个能为对方着想、欣赏对方、处处满足朋友需要、解决他们的困难,而又避免去麻烦对方的人。所以,要成为受欢迎的人物,不仅要能够“锦上添花”,更要懂得“雪中送炭”、“人心换人心”的艺术。
有一句话常用来形容人事沧桑,我们拿它来解释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也颇合宜——“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而不管他楼起、楼塌,是真朋友就长伴左右,绝不因对方的穷富而改变人情的冷暖。换言之,别人起高楼,你要有为他祝福、欣赏他能力的胸襟;当他时运不济时,你可别幸灾乐祸,而要以实际的行动安慰鼓励对方。
如果说,你能将关心、体贴的心意建立在这种风度上,你对别人的关心和体贴才是真心诚意的,别人也才会以真心来回报你。古训也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有真情才能历久弥新,使友谊的芬芳愈陈愈香。如果你始终以同样的一颗赤子之心与人相处,还怕没有朋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