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设备的性能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能否把所需要的电子
元件整体地制作在半导体的晶片上,从而制成具有特定功能的集成电子线路呢?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把电子元件的平面式的接线方式改为立体式的连接,充分
利用真空扩散、表面处理、掺杂等工艺,制成了平面型的包含晶体管、电阻、电容的
固体组件,并且把这些很薄的固体组件通过层层重叠的方式组装起来,构成了微
型组合电路。在经过了小型、中型和大型试验后,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诞生了:
在30平方毫米的硅晶片上拥有13万个晶体管的电子线路。
很显然,如果没有立体思维方法的指导,那么就不会有集成电路的发明,也不
会出现像今天这样高度发达的微电子工业。
在建筑和交通上的应用
一幢结构别致的高楼大厦其本身就是一个立体的景物。作为建筑设计师,必
须具有丰富的立体观念,他们的每一件设计产品就是一种立体思维的再现。
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私人汽车的普及,城市交通越来越
拥挤。出路何在呢?发展立体交通是解决问题的出路之一。用立体思维方法来思
考交通问题,突破了平面的限制,为解决地面交通拥挤提供了多种的办法。例如地
下铁路、地下隧道、双层公共汽车、高架桥车道、立交桥、地下停车场、立体车库等,
都极大地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在艺术创作上的作用
在以油画和雕塑为特色的西方艺术的创作中,立体思维方法更是具有举足轻
重的作用。
在现代艺术史上,任何雕塑作品都没有《思想者》那么大的影响。《思想者》是
罗丹在1880年创作的,先是泥塑的,后来由石膏模子铸成青铜像,高仅72公分,全
世界仅有56尊。1902年,罗丹应雕塑家亨利·勒博塞的要求,制作了“巨无霸”式的
《思想者》,高2公尺、重700公斤。现在已知的?巨无霸”式《思想者》雕像仅有22尊。
据拍卖商估计,如果一个真品到市场上拍卖的话至少可以卖到1000万美元。
《思想者》是一件雕塑作品,栩栩如生,是作者立体思维的再现。《思想者》在思
考什么呢?作者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广阔的思考空间:如果他是神,那他一定是在想
宇宙的创造;如果他是艺术家,他可能是在想艺术创作;如果他是科学家,他一定
是在想未来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总之,想什么并不重要,问题在于观赏者本人
认为他在想什么。也许这才是作者创作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