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美国保险事业拓荒者的德雷顿拥有亿元资产,在美国是几乎人人敬佩的
英雄人物。但是德雷顿的富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小时候只不过是美国的一位
贫困工人的儿子。
在他10岁那年,父亲突然去世,家庭生活水平急转直下。到后来,餐桌上连牛
奶和牛排也少见了。幼年的德雷顿不明白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的原因,母亲只得含
泪向他倾诉:父亲不在了,家里没有挣钱的人,往后只能靠自己了。家庭生活的巨
变,在德雷顿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此后,他在上学之余兼做点工作,赚钱养活自己。一大早他就去给人家送面
包。放学回来还得去跟机械匠学习手艺,以便将来以此养家糊口。过度的劳累、贫
困酌生活使小德雷顿的身体渐渐垮了下来,他有时病得一连几天都起不了床。他
咬紧牙关,终于在贫困中读完了高中,然后他到一家工厂去做工并打算积攒一点
钱,准备将来继续念大学。三年之后,22岁的德雷顿终于积攒了一笔钱并考上了享
誉全美的耶鲁大学,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愿望。但经济上的拮据终于使他在繁重
的学习生活中累垮了身体,他最终没有坚持到毕业,失去了获得学位的机会。半年
之后,德雷顿的身体恢复了健康,他不愿依赖姐夫生活,于是振作起精神,重新寻
找工作。
当时,哥伦布市刚成立了一家保险公司——“爱特那”人寿保险公司,这引起
了德雷顿的极大兴趣。于是他竭力劝说姐夫史提夫把自己介绍给那家保险公司的
业务经理勃朗逊。
勃朗逊被这位对保险业有着异乎寻常热情的青年人打动了。他领着德雷顿去
见公司的总经理,总经理也被这位年轻人的游说弄得半信半疑。为了万无一失,这
位总经理想出了一个于己无害的办法:由史提夫作保,以德雷顿的名义成立个办
事处,去办劳工保险。这样,“爱特那”公司既不冒风险,又没放弃在劳工保险领域
试一试的机会。
可想而知,德雷顿在“爱特那”公司名下独创劳工保险必然是困难重重。起初,
他跑到一家家工厂,登门拜访老板,把工人保险的好处讲给他们听,希望老板们劝
说工人参加保险,并在发工资时代扣参加保险者的费用。然而,又有多少老板对工
厂利润以外的事情感兴趣呢?
万般无奈中,德雷顿只好亲自迈动双腿,奔波于工人居住区,走家串户进行宣
传。这一干就是两年多,虽然也拉了不少小额的保险业务,但是这空前巨大的工作
量却使他疲于奔命,请人帮忙又花去了不少佣金,渐渐地人不敷出,他的保险业务
就难以干下去了。“爱特那”保险公司马上找到他的担保人史提夫,一面请他还清
欠款,一面通知德雷顿停止业务活动。德雷顿在劳工保险上的第一次努力就这样
失败了。
德雷顿决定离开哥伦布到大公司集中的纽约去开辟新的业务天地。但是,纽
约虽然是发展劳工保险的好地方,却不是像德雷顿这样既无财产也无名望的人能
够组织发动起来的。正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却“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熟人
建议他到纽渥克去。纽渥克是美国新兴的工业城市,那儿有庞大的产业工人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