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通过优势互补扩大了整体功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实
这也就是一种“借力”互补以弥补自身不足的方法。
生活中的互补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互补思考方法可供借鉴:
①横向联合——要素互补;
②远缘杂交——基因互补;
③学科交叉——异体互补;
④人才组合——才能互补;
⑤智囊咨询——智力互补;
⑥结构调整——协调互补;
⑦情报反馈——信息互补;
⑧农工一体——城乡互补。
互补关系还可以列举很多,总的来说是双方优势互补,填补缺陷,补充不足,
使系统功能提高。同时,一切互补都常有负熵流耗散与抵消正熵流的作用,正熵流
通过负熵流而抵消或减少,系统的有序性、功能性即可提高,使系统产生高一级的
循环,发挥更大的系统功能,这正是互补的最大作用、最终目的。
生活中常发生这样的趣事:当某物的缺点移用到别物时,有可能成为该物的
优点;将两物的缺陷进行叠加,有时会产生出一个很有特点的事物。有这样两个伤
残朋友,一跛一盲,两人同住一屋,相依为命。一天屋内突然失火,转眼间火势甚
猛,两人危在旦夕。盲人欲逃,无奈看不见路,跛子欲出,无奈脚不能行。忽然,盲人
急中生智,背起跛子就跑。跛子不盲,盲人不跛,两者互为补充,终于突破大火的包围。
医学上的无影灯就是这种原理的创新。我们知道,光会产生影子,一盏灯会使
一个物体产生一个影子。假如灯光从一个人的右边射来,那么他的左边就会出现
一个影子。如果在他的左边再加一盏灯呢?如果两盏灯、三盏灯……多盏灯从多个
角度同时照射,影子不就无处现身了吗?医院手术过程中用的无影灯就这样诞生了。
盖伯运用互为补偿创新法发明了全息相,从而将科学研究的手段推上了一个
更高的层次。普通镜子里的像是反像,如果你在纸上写一个“人”字,镜子里映出的
像却是个“人”字。当初的显微镜成像也是这样。能否让镜子成正像而不成反像?盖
伯在研究如何改善电子显微镜的成像问题时运用互为补偿创新法进行设想,他的
出发点是两步成像:第一步,用不佳的成像系统得到一个失真的像;第二步,让此
失真的像第二次通过同一个不佳成像系统,将倒转的像再倒过来,于是得到一个
质量较好的图像。
盖伯消除图像失真的思路,即两次通过“失真黑箱”的方法,后来成了科学家
研究相关问题时借鉴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