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人都在笑,婉如跟着逗趣:“我就争个探花吧,我出去说一声,一会她们进来,你们可要为我作证,别叫我跌出三鼎甲。”
这是才听完的戏,红衣当即接道:“是是是,快去吧,一会就跨马游街
金榜题名后的宣传仪式
了,不能耽误。”
小五生怕自己本事不到家,耽误了病情,另找了一名正经大夫来。
都是肉体凡胎,哪有不病的。可是唐家规矩大,请个大夫比上京赶考还麻烦,她们不愿意叫小姐为难,有病有痛,只要挨得住,多半是忍着。
如今离了那妖精洞,什么都不用怕了。赶上个女大夫,还是熟人,没了顾忌,这就叽叽喳喳敞开了说。
小五挨个看过,记了脉案,开了方,但不急着招呼去抓药。等请来的大夫看过,两厢对比,确认没错,再叫她们煎药吃。
小五信心倍增,将背得滚瓜烂熟的脉案和医书拿来重抄。
巧善只当她是要备一份,谁知她抄好一本就立即送给秀娟,又开始抄第二本。
秀娟为难,找她再三确认。
“既然是治病救人的东西,就不该藏起来落灰,多一个人学会,多一百人受惠。好姐姐,你有空也抄,谁想学就散给谁。”小五这样说道。
罪多不压身:横竖老祖宗瞧不起她,她再做点违背祖宗的事,也不要紧。
第105章贵人贵事
赵西辞答应的事,早在预备了。
人一到齐,婚事就上了议程。她在玉溆住了几年,认识的人多,另找了三个家庭和睦、为人和气的妇人做媒,将自己换到了娘家人的位置上。
萧寒随后赶到,叫上张麻拐等人一起搬去北辰巷的宅子里,充当男方家人。
问名过后,赵西辞就管着门锁,不叫人随意拜访了。
赵家禾能翻墙,但不敢翻。他想多挣份体面让她嫁得风光,只在城里待了一天半,又出发了。
赵西辞不知情,褚家人送帖子来,她只当是赵家禾在暗度陈仓,调侃了巧善两句,翻开后才知道是找她的。
该来的,终究是来了。
那位公务繁忙,能待的日子短,因此这鸿门宴,就在午后。
巧善要跟着去,小五要保护巧善,也要去。赵西辞不想麻烦她们,婉如劝道:“巧善记账厉害,万一是问这个,有她在,更好应对。”
这是借口,但赵西辞没戳穿。
她不怕对上褚家,但背后有人和背后无人,是两码事。
褚家老太太闭门礼佛,从不见外客。
褚家太太比她婆婆更虔诚,连过继来的养子都不管,一门心思抄经,念经,烧经。
褚颀把这事托付给了侄媳妇,再叫人把太太请来压阵。
褚太太闭眼捻佛珠,充起了佛像。
褚三奶奶待她们热情客气,亲自迎了赵西辞,说知道她受了委屈,很是心疼,一气说了许多贴心话,再劝她顾全大局,以和为贵。
“有什么心里话,你只管说,我替你出头!”
话说得像是撑腰的娘家人,实则是叫她有什么条件只管说出来。
小五耳朵尖,在背后悄悄提醒赵西辞:帘子后有动静。
那正是讨债的好时候!
赵西辞笑着福身道谢,面朝褚太太,挺直腰背答:“我是有些话要说。贵府转借的那些铺子,才刚接手就摊上大亏空,唐家哄我先把账填上,说年底再补给我。我为了两府的体面,掏空箱底,东拼西凑才办好。只是这账……旧年拖新年,去年推今年,这都三年了,一文钱没见着。问到账房,他们说唐家的开支,不论多少,都是你们家在管。外头债主催着要还,实在是没法子了,我只好厚着脸皮把账册送来,想问问你们的意思。”
帘子后有咳嗽声。
褚三奶奶笑眯眯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底下人疏忽,耽误了你的大事,实在是对不住。金银都预备在那,一会就给你送过去。”
“原来如此。我只有这一件事,既然办好了,那就不打扰了。多谢。”
正事还没办呢!
褚三奶奶忙起身挽留,不敢再拐弯抹角,直接开口保证会替唐家表妹挑门亲事,下月就把她嫁出去,不会留下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