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次日,宜嘉再去暮清院。进了门,却发现书房里除了江明霁在,另有一个外院仆从打扮的年轻男人,像是做惯体力活的,身材高大。弓着腰,在屋里丈量比划着。
江明霁见她站在门槛外,叹着脑袋,好奇朝里张望着,眼睛睁得大大的。便出声叫她。
“宜嘉,过来。”
“哦。”宜嘉乖乖地进了屋,到了他身边,仰脸问,“二哥,你书房要添置东西吗?”
江明霁看她一双眼睛乌溜溜的,随手摸了小丫头的脑袋,淡声地道,“给你打套书桌椅。日后你便在这看书。”
宜嘉听得微怔了下,不由得去看二哥。他仍旧是平日里那副模样,穿着件竹青直裰,长身而立,神情平静淡漠。和之前的他,仿佛并没什么变化。宜嘉却隐隐约约觉察到,二哥好像不像先前那样遥不可及了……
新打的书桌还要过几日才能送来。宜嘉便还用原来那张小桌案。罗夫子布置的功课,宜嘉已经做完了,二哥从多宝阁上找了几本有插画的杂物集给她打发时间用。宜嘉倒是很喜欢这类稀奇古怪的书,看得很是入迷。
等她陆陆续续看完大半本的时候,江府迎来了一件大事。
年关逼近,宜嘉的祖父,江老太爷要回来了。与他一道的,还有江二爷。
到那一天,宜嘉早早就起来了,去了鹤柏堂,被丫鬟引着去了暖阁。过了会儿,江宜乐也睡眼朦胧地被丫鬟抱着进来了,见到她,倒是打起了点精神,“宜嘉,你来得真早。”
挨着宜嘉坐下后,四下没看见对头江宜珠,便凑过去与宜嘉说悄悄话,“宜嘉,你听说没,祖父这次回来,要等二哥他们参加了院试才走。”
宜嘉自是不知道的,但也没很惊讶。府里郎君科考是大事,祖父他老人家又一向看重这些,这一次二哥、三哥、五哥都要下场,祖父不放心,留在家中指点坐镇也不稀奇。
大概是她没露出惊讶的表情,江宜乐很快接着又道,“……祖父这回在家里这么久,闲暇时候肯定会指点二哥他们。不过祖父偏爱三哥,多半会把精力放在他身上。你不知道,三哥小时候被二伯带在祖父身边几年,连他的启蒙,都是祖父亲自教的。除了大哥,祖父最器重的就是三哥了。”
这错综复杂的旧事,宜嘉听得半懂,只感慨道,“四姐姐,你知道的真多。”
江宜乐托腮,打了个哈欠,“都是娘跟我说的。她念叨了一晚上呢,说祖父偏心。不过这些话,你可不要说给别人听。”
宜嘉轻轻点头,哦了一声。
暖阁的帘子又被挑起,这回进来的是江宜珠。她穿了件淡绿的锦袄,配白色月华裙,背脊挺得直直的,整个人看着气质不俗。可隐约瞥见,余氏重金请来的教养嬷嬷,还是很有几分本事的。
江宜珠立在门口,露出矜持的微笑,“四妹妹、五妹妹,你们来的真早,倒是我来得晚了。”
江宜乐露出狐疑的表情,觉得江宜珠肯定是被鬼上身了,否则怎么可能主动跟她打招呼,还不阴阳怪气。宜嘉倒不像她想得那么多,起来回话,“我和四姐姐也刚到。三姐姐,你快坐吧。”
江宜珠微微颔首,到宜嘉身边坐下,轻声细语说起话来,聊了会儿,摘下腰间荷包,倒出两串绿松石手串来,笑着道,“哥哥送了我几条手串。绿松石的,倒不值什么银钱。我带了两串来,你们拿着玩,当赏个趣儿便是。我做姐姐的,难得送一回东西,你们可不要推辞了。”
说罢,便大方地递给宜嘉她们。
她都这样说了,宜嘉自然不好退却,收下谢了她。
一旁的江宜乐,惊疑地看着这么一幕,脱口而出地道,“江宜珠,你不会中邪了吧?!”
江宜珠嘴角一僵,险些把教养嬷嬷这几个月教的规矩全都还回去。好在及时冷静下来,深吸了口气,没搭理江宜乐的话,勉强维持住了贵女的气度。
几个小姑娘在屋里说话,外院的郎君们也迎到了江老太爷的马车。
舟车劳顿,江老太爷到底是上了年纪,一路下来,面露疲态。不过进门第一件事,仍是正了衣冠,便直奔祠堂,给祖宗们敬了柱香,才到正堂坐下,叫了江明霁他们进屋说话。
江老太爷年轻时二甲头名出身,做官多年,虽不太问府中之事,但积威甚重。他坐于高位,呷了口茶,才肃着脸问起几人的学业。
几人一一答了。
江老太爷听罢,一一点拨了几句,话毕,却特地点了江明恒的名,“兄弟之中,你是我亲自开蒙的。此次院试,也要戒骄戒躁,争取拿个名次回来,带个好头。”
老爷子这话的意思,分明是三人里最看好江明恒。
一番话,且不说旁人听了如何作想,江明恒却是心下激动得意,当即拱手道,“祖父放心,孙儿定不辱没江家门楣。此次院试,我志在必得。”
江明松听了他这话,撇了撇嘴,老爷子跟前,倒也不敢说话。
江明霁则一脸平静,似乎什么都不在意的样子。
一番话后,几人前后出了正堂。游廊上,府里女孩儿们也被丫鬟带过来了,正准备去拜见归家的祖父。宜嘉见到江明霁,便跑上前来问,“二哥,你要回去了吗?”
江明霁低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