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大唐气象手抄报 > 第253章 苟安的大中之治2剔除前任痕迹(第1页)

第253章 苟安的大中之治2剔除前任痕迹(第1页)

会昌六年(846年)正月,武宗病危,诏令李忱以皇太叔身份监国。此时的武宗虽还一息尚存,但已无法言语。此时的李忱,完全不见了往日那副呆傻愚痴的模样,接见百官满面哀容,裁决政务有条不紊。他的出色表现令文武百官、宫廷内外倍感震惊,才明白这位未来的皇帝,绝非传说中那个扶不起的阿斗。这一结果当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只是诏令已下、大局已定,任谁也无法再行更改。三月二十三日,武宗驾崩,举朝发丧,宰相李德裕摄冢宰,暂时主持政务。三月二十六日,皇太叔李忱即位,成为大唐第十七任帝王,史称唐宣宗!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宰相李德裕的强势作派,宣宗在做亲王时就有耳闻,只是那时他只是个受人冷落的皇叔,根本没机会结识李德裕这位高官重臣。即位当天,李德裕前来拜见。等他退出,宣宗略显惊恐的询问左右宦官:“刚才离我最近的那个是太尉吗?他每次看我,都让我胆战心惊!”在武宗执政的五年多时间里,李德裕一直大权在握,所受恩宠无人可比,把他的政敌“牛党”一派几乎扫荡得干干净净,俨然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武宗深谙帝王之道,惯于抓大放小,需要有李德裕这种精察明决的助手替他打理日常政务。而宣宗却喜欢事事亲为,无论大事小情都有自己的想法,对李德裕大包大揽的做法非常反感。因此,他四月初一上朝理政,第二天便将李德裕外放为荆南节度使,将与李德裕关系亲近的工部尚书薛元赏贬为忠州刺史,京兆少尹薛元龟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毫无征兆的迅速倒台,让朝堂上下无不惊骇莫名,由此标志着宣宗时代的正式来临!作为一位有主见的君王,他几乎毫无过渡期的开始了他的执政表演,而他所追求的帝王典范,一个是太宗李世民;另一个则是他的父亲,缔造元和中兴的唐宪宗!至于侄子武宗在位期间所创下的政绩,他不仅没有放到眼里,反而在朝政上刻意剔除武宗的执政痕迹,大有“拨乱反正”之意!之所以如此,并非他对武宗存有什么弥天大恨,完全是出于一种很深的政治考量。武宗如此英明,其子嗣为何无缘大统,非要换上他这位皇叔继任!因此,他必须将武宗打造成一个有缺陷的君主,这样他的称帝才是顺天应人的圣明之举!第一,贬黜李党,重用牛党。终武宗一朝都是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掌权,而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则或贬或流饱受冷遇。宣宗以雷霆手段免掉了李德裕相位,荣升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白敏中为相。白敏中很有才华,诗写得不错,堂兄是素有“诗圣”之称的白居易。当年武宗本想用白居易为相,李德裕因嫌白居易与牛僧儒私交深厚,便以白居易年迈多病,无法胜任本职为由加以劝止,转而引荐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为翰林学士。因此,白敏中虽经李德裕所荐,得以进入朝廷视野,但由于堂兄关系,并不怎么感激李德裕。白敏中上任后,借助李德裕遭宣宗猜忌,又为朝臣所厌的大势,悉心揣摩皇帝意图,大搞“去李德裕化”,凡是李德裕反对的事,不论正确与否一律实施;凡是被李德裕贬黜的官员,不论品行如何一律重用。他先派人诬告李德裕,将李德裕贬为太子少保、分司(闲职),后又贬为潮州(广东潮州)司马。大中二年(848年)九月,再贬崖州司户。大中三年(849年)十一月,这位曾让晚唐国力实现短暂复苏的铁血宰相,病故于烟瘴弥漫的崖州。之后,又将被李德裕贬黜到南方的前宰相牛僧儒、李宗闵、崔珙、杨嗣复、李钰五人,全部官升一级调回朝中。大理卿卢植、刑部尚书崔元式以及户部侍郎韦琮,这些曾遭李德裕排挤的官员或提升、或为相,相继执掌权柄。还有宪宗时期的公卿将相之后,如杜黄裳之子杜胜,裴度之子裴谂,以及令狐楚之子令狐绹,也都得到重用。只是李宗闵没能再回到长安,病逝于贬所封州(今广东肇庆)。李德裕与李宗闵,这对角逐数十年的老对手,终以同样方式黯然离场!第二,叫停全国性的“灭佛运动”。关于灭佛,后世对武宗颇有非议。其实武宗的出发点并非要限制人们的宗教自由,而是有鉴于当时的佛教发展的过于特殊,做僧尼即可享受免税、免兵役等诸多优惠,还占据有大量良田,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庞大利益集团。基于以上考虑,武宗和李德裕才开始“灭佛”,也确实在短期内收到了奇效,至少财政不那么捉襟见肘了。以宣宗的明察不可能看不透这一层,但为了消除前任留下的痕迹,他仍毫不犹豫叫停了“灭佛”,增加了寺院及僧尼数量,把僧尼又从主客司重归祠部管辖。,!后来,在宣宗执政期间,对佛教政策几经调整,虽然绝口不提“灭佛”二字,但也一直在控制佛教的发展规模。第三,停止册封黠戛斯可汗。黠戛斯曾击破回鹘,又自称是汉朝名将李陵之后,主动要求归附大唐。武宗与李德裕着眼当时形势,准备遣使与草原新锐黠戛斯建交。武宗死后,宣宗召集群臣商议,认为该国地处偏远,且回鹘残余势力尚未完全剿灭,不应与之建交,便召回了使者。后来回鹘瓦解,宣宗这才又重新派人册封。第四,郭太后离奇暴亡。当初宪宗因服食金丹被宦官所害,宣宗一直怀疑有郭家势力参与,因为最终的受益者是郭太后之子穆宗。加之郭太后一向对宣宗母子苛刻凉薄,宣宗即位后对郭太后当然也好不到哪去。郭太后身为郭子仪孙女,又是宪宗的正牌皇后,她的儿及三个孙子均先后任帝,近三十多年一直享受着无尚尊荣,冷遇之下难免郁郁寡欢。一天,她登上勤政楼说要跳楼自尽——这一行为无非是想向宣宗示威,并不是真的想要自杀——结果传到宣宗那里,引来宣宗的勃然大怒。当晚,一向健康的郭太后突然离奇暴毙。事情到了这一步仍未完结,宣宗不愿让郭太后与宪宗合葬,不顾群臣劝阻,硬是将她葬于景陵(宪宗墓)外园。第五,冷遇功勋将领石雄。石雄是李德裕提拔起来的优秀将领,曾以三千精骑击溃十万回鹘,又在平定昭义之乱中率先攻破潞州,武宗盛赞他“真乃一代良将”,先后出任河东、河阳、凤翔节度使,一度风光无限。武宗驾崩、李德裕被贬,受到冷落的石雄被免去节度使官职。他向朝廷请求给他个军镇养老,却被宰相以“往日功劳,国家已先后任你为三地节度使,奖励够了”为由予以拒绝,只安排他做了个没有实权的左龙武统军,叱诧疆场的石雄只得无奈接受郁郁而终。政治斗争说白点无非就是权力之争,在权力面前哪有绝对的是与非,更遑论亲情友情!从宣宗即位的种种表现来看,他是个城府极深、心思极密、手腕极狠且极难对付的硬茬儿。只是他心中所思所想,并非什么宏图大业,而是如何驾驭群臣。这就导致他的施政理念更倾向于牛党一派,热衷于在朝廷这块小天地里乐此不疲的大搞窝里斗,而不是像宪宗、武宗那样打击藩镇、拓土开疆!:()大唐气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