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诚:「放心,天下不会乱,民生多艰是常态。但凡能改善一些,百姓就会好过很多。」
杜从宜:「我很不喜欢谈起这些,我能做的很少,我的专业窄到,都没办法给任何提供帮助,我只会做那点生意,但是和你的木材和商队生意比起来,只算是毛毛雨,你说我为什么会来这种地方?」
赵诚了她耳边的头发,轻轻笑了下。
他一米八几的大个子将她整个人笼在怀里:「可能是,让你来陪我吧。我一个人太寂寞了。」
杜从宜白他一眼,挣扎着要走,他死命抓着不放。
论力气,杜从宜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两个人之间还差着年龄,她就更不是他的对手了。
八月过了已经在等秋收了,赵策看了北方的摺子后,带着人去了后苑登高北望。
只有宗瑞和赵诚跟在身侧,汴京城地势局促,赵策眺望着北方,问他;「你觉得黄河结冰开战合适,还是未结冰开战合适?」
「都可。」
赵策:「你觉得,北方哪里设坚城踞守,才定能北方?」
赵诚不确定他是闲聊,还是想听真话,所以沉默不语。
赵策很懂他的顾虑,直接说:「只管说,信口开河都可以,让朕听听你们的想法。」
赵诚:「骑兵怕水,但结冰不结冰,只是挡一时,不能改变大局势。拿下晋阳以北在手,就不惧怕太行山以东平原。过了滹沱河,一路往北,争取踞守燕都丶蓟城一带,将辽金驱入漠北,挡在关外雪山丛林里,踞关而守。」
赵策扭头看着他,目光如炬问:「然后呢?」
赵诚:「迁都。」
赵策两眼一眯,什么都没说,转身望着北方,气氛突然就冷了。,
宗瑞听的两眼一睁,人都麻了。
官家前几日才刚写的迁都。
赵若甫又一次和官家想到了一处。
赵策:「我去过燕都,当年先帝驾崩,我就在北方前线,燕都是个好地方。」
「确实有龙兴之气。」,赵诚毫不意外说。
南北融合,是历史的必然。
赵策点点头,却在此刻生硬改口问:「你们家老夫人如何了?」
赵诚:「好些了。」
赵策笑笑,摆摆手,让人退开。
他一个人在山顶的亭子里坐了一下午,连宗瑞都被打发到山下不准靠近。
宗瑞和赵诚唠叨:「你怎么敢有这种想法?迁都,那是多大的事,你知道吗?」
赵诚:「能有多大?比祖宗社稷还大吗?」
宗瑞直接语塞了。
论喷人,宗瑞不是赵诚的对手。
赵诚只是和赵策讨论,他不参与朝政,不参与文武之间的斗争,尽管这样,依旧一直有御史台的人弹劾他,他也不当回事。
赵策后来不再频繁出卖他,反而愿意和他私下里闲聊。
所以他也愿意和赵策讲一讲历史的必然。
汴京城确实不适合做国都,单单黄河水患,都治不了,四面平原,无处可守。
汴京城地处平原,而且太过逼仄,不是国都首选。
赵诚还在想,赵策怕不是也起了迁都的念头。
第114章襄阳侯府
赵策今日看着像是心情不佳,又或者是有些难以决断的事情。一直等汴京城上灯,赵策都在亭子里不肯下来。
宗瑞急的在赵诚眼前团团转,赵诚被他晃的眼晕,问:「你若是实在急切,就上去问问。」
宗瑞长呼了口气:「你跟我一起去。」,赵诚都听笑了,但也为了早点下班,跟在宗瑞身后,硬着头皮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