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盛家人。
不容易。
时隔十几年终于想到养父母他们了。
电话是曾经宠爱她的大哥盛建党接的,透着陌生的冰冷,「赵女士。」
赵小雨因对方的称呼,骨子冷到不能动弹。
「小妹作为赵家的养女,懂分寸,懂还养育之恩,懂怎么尊重人。你呢?最疼爱你的奶奶去找你发生什么,需要我们当面对峙吗?你是怎么对我们盛家的?你说小妹占了你的位置,享了资源,那你在我们盛家就吃过一分苦吗?
这么多年没联系,你是怎么有脸一联系就伸手要钱的?我爸妈说了,不要你还养育之恩,只当白养你十二年,本来就没血缘关系,以后你如果有脸,还是别来招惹我们盛家人了!毕竟我们也不是吃素的!」
后来,赵小雨抱着儿子一个人撑过八十年代丶九十年代……
她的爱人没能成为全国首富,她婆家弟弟们也没出走海外丶港城,稳稳待在国内发展,拿着她的钱买了工作,没上几年班却撞上九十年代下岗潮。
没了工作的婆家人,全都挤来了四合院。以前住三人还宽敞,之后弟弟丶弟妹和他们的孩子们,几十口人住进来后,四合院便拥挤起来。
他们之所以对她态度还不错,仗得就是背后还有个拿高额退休金的父母。他们不信赵大雄和秦芳会放任她不管,待二老去世后,那些积蓄还不是赵小雨的?
赵小雨本人也是这么想的。
可,她没想到自己会死在父母之前。
到死,都只有爱人的唾弃脸守在病床边。
「呸!晦气!知道我打听到什么了嘛?你爸妈早早立好遗嘱,将多年积蓄捐给国家,别说是你,就是我们孩子也继承不了分毫!你说说你做人咋这么失败?这些年受苦受累就算了,父母一分钱都不接济你!死后你也沾不到边!
你当初要是不和盛家闹那么僵,就有两家人疼!」软饭男越想越激动。
在宋家,他可没少听到赵小语和盛浅予那些事,都是赵小雨单方面仇视盛浅予,后者不带搭理的。
结果如何?一个虽然是军区首长的闺女,最后混成死前无人问津的地步;一个靠着自己努力,成了电视上人人瞻仰,国内外赞美不绝的院士!
软饭男还嫌刺激对方不够,道:「你要是能接受盛院士,按照盛院士的高尚品格,要什么没有?至于落得现在这个下场?本该是千娇宠爱,结果……呵,活该。」
赵小雨最终没撑过来。
她想到前世。
前世认回赵家时,已经很晚了。
赵家没抗住动荡年代的摧残,被下放,而十五岁的盛浅予坚决不与家人脱离关系,同赵家夫妇一起前往农场。陈舟也随着盛浅予走后,去了海岛的部队,闯出一番天地来。
76年,回到京市的赵家人,身体千疮百孔。
盛浅予没在出事前拿到大学毕业证,但也凭藉自己能力踏上医学的道路。
八几年,赵盛两家才发现孩子抱错,而她与盛浅予虽然改过姓氏,但两边亲情改不回来。
赵大雄和秦芳怜因盛浅予多年来陪他们在乡下吃苦,只一味让她忍让:「浅予为我们在乡下自学医术,采些草药给我们补身子。她本来可以以知青的身份下乡,但这样一来就不能名正言顺地照顾我们,所以宁愿自己吃些苦,也不想掩盖与我们的关系。
小雨,抱错不是两家的错,我们对浅予是有养育之恩,但这十年她陪我们吃过的苦,就足够抵了啊!如果不是浅予,我们不一定活着回来,她本可以在盛家不愁吃穿,身体不会垮,也有自己一番前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