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个性品质养成目标 > 第六章 会交际保持友善的个性(第3页)

第六章 会交际保持友善的个性(第3页)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少一个敌人少一堵墙。”因此,学习如何取悦他人,结识新朋友,巩固老友谊,对于你的事业是很重要的。生意场上,有时“人情”甚至会决定着成败与否。

尊重他,欣赏他 爱默生说过:“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某方面超过了我。我努力在这方面向他学习。”这也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每一个人都有他值得你去尊重的地方。正如每一个民族都认为自己高于其他民族,这成了爱国主义的基础,也是发生战争的原因之一。个人与个人之间也是如此,冲突常来自于对他人优点的熟视无睹。

人们经常认为自己比你高明。如果你能够让他明白你承认他在这个世界上的优势,并且是真诚地承认,你欣赏他,甚至羡慕他,他就会乐于与你交朋友了。这是一条交友的重要准则,谁遵循这一准则,谁将有众多的朋友且经常感到幸福;谁违反这条准则,谁就会遭受挫折,被众人抛弃。经常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没有充足的根据就认为自己是最杰出的人,还为此大喊特喊。这样的人只能受到别人的鄙视。

表示你对他人的兴趣 有这么一种说法:一个对周围人真诚感兴趣的人两个月结交的朋友比另一个力求使周围人对他感兴趣的人两年结交的朋友还要多。我们时常担心自己的人际关系,因此努力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兴趣,这是事倍功半的做法,因为我们自己对谁也没表示过任何兴趣。如果你对别人不感兴趣,为什么别人要对你感兴趣?如果我们只努力使人们对自己感兴趣,那我们任何时候也找不到真正真诚的朋友。

人的本性总是最注重自己的。在你看自己与别人的合影照的时候,你首先看到的是哪个人?应该是你自己。某电话公司为调查人在通话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是哪个词,详细调查了人们的通话。结果,这个词是人称代词“我”。“我”字在500次电话通话中使用了3990次。当你能够关注他人的时候,你就有了最大的进步。

注意与人应酬的时间 现在的市内公用电话规定基本通话时间是3分钟,这一规定是通过极深刻的研究才做出的。它表明了,一件小事情应该在3分钟内了结;如果事情不是一说即合,或需要辩论的,就可能花上1小时也说不定。我们应该尽量缩短应酬时间,防止自己和对方产生“疲劳感”。时间可以分为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有些人参与应酬,对于物理时间满不在乎,却很重视心理上的时间,那就是说,当他对于这场应酬有兴趣时,可以不计较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否则,心理上就有度日如年之感。当然,我们要从应酬的本质、目的和种类去加以判定,不可一概而论。当然,不要浪费物理时间,这既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别人,总是对的。

马克·吐温是一个朋友遍天下的人,他曾说过:“一个人,惟有可以和一个跟自己毫无利害关系的人都相处得十分有趣味,那才有真正的快乐。”希望你也可以成为像他那样的人。

其实以上三点,归根到底,就是少关心自己一点,多关心他人一点。你尊重了别人,你就能获得尊重。你友好待人,别人也友好待你。

友善的人善于倾听

专心致志地听人讲话,是对说话人的一种尊重。

美国内战时期,林肯给老朋友写信,请他到华盛顿来。林肯信中提到想讨论某些问题。他的朋友来到白宫。林肯同他谈了几小时关于解放奴隶的合理性。林肯分析了所有反对和支持这一提案的论据,然后读了几封信和报纸的摘要。在这些材料里,一些人指责他没解放奴隶,而另一些人则说他准备解放奴隶。林肯说完以后,握了握老朋友的手,祝他晚安,把他送回伊利诺斯州,根本没问他的意见。林肯总是一个人在说。他不需要建议,只需要一个坐在他面前听他讲话的人。

我们也经常这样。当我们经受困难、心情难受的时候,都需要别人听我们讲话。将心比心,朋友也需要我们聆听。

以商店为例,有这样的一些售货员——他们不注意听顾客讲话,经常打断顾客的话,对他们显出不耐烦的样子,惹顾客发火,从而使顾客离开商店。有一次,我在商店里买到了两只鞋,而不是一双鞋,因为它们一只大,一只小,回家后才发现。我来到商店,售货员一看我是来退货的,立刻摆出一副不欢迎的面孔。他没有给我讲话的机会,就指出他们这里退货的手续很复杂,需要很长时间,并检查了我的发票,之后他告诉我,没有同一款的鞋子了。我非常生气,因为他没有听我说说我的想法。我找来了他们的经理。经理很注意倾听对方讲话的技巧。他听我说明完情况后,询问了我的想法,并认真而快速地为我办理了换货手续,保证他们一到货就立刻给我送来。我满意地走出了商店。

人们听的能力总弱于其他能力。如果你想在一见面时就使对方留下好印象,那你就应听听他在讲些什么。

友善的人知道朋友的标准

一个老人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仗义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

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我的这一个半朋友,朋友的要义你自然会懂得。”

儿子先去了父亲认定的“一个朋友”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朝廷追杀,情急之下投身你处,希望予以搭救!”这人一听,容不得思索,赶忙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儿子速速将衣服换下,穿在这个并不相识的“朝廷要犯”身上,而让自己的儿子穿上“朝廷要犯”的衣服。

儿子明白了: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候,那个能与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己亲生骨肉来搭救你的人,可以称做你的一个朋友。

儿子又去了父亲说的“半个朋友”那里,抱拳相求把同样的话说了一遍。这“半个朋友”听了,对眼前这个求救的“朝廷要犯”说:“孩子,这等大事我可救不了你,我这里给你足够的盘缠,你远走高飞快快逃命,我保证不会告发你……”

儿子明白了:在你患难时刻,那个能够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可称做你的半个朋友。

那位父亲的临终告诫,不仅仅让他儿子,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交友的真理:你可以广交朋友,也不妨对朋友用心善待,但绝不可以苛求朋友给你同样的回报。善待朋友是一件纯粹的快乐的事,其意义也常在此。如果苛求回报,快乐就大打折扣,而且失望也同时隐伏。毕竟你待他人好和他人待你好是两码事,就像给予和被给予是两码事一样。你的善只能感染或者淡化别人的恶,但不要奢望根治。

当然,偶尔你也会遇到像你一样善待你的人,你该庆幸那是你的福气,但绝不要认定这是一个常理。

因为人生只有一个半朋友。

友善的人能够处理上下关系

公司内部的上下级关系往往是微妙复杂的。一般来说,公司的员工都有着一定的上下级关系,也都会面临一定的困扰。那么,上下级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这种微妙的、双向选择、双向支配的复杂关系究竟有哪些特征呢?

双重举择的关系 人们总认为是上级选择了下级,其实当下级投出自己简历的时候,他已经优先选择了自己的上级,如果他对上级不满意,随时可以选择离开。当上级有压制、打击、迫害下属的行为时,下属完全可以及时进行摆脱不利于成才环境的反馈调节,尽早调到一个有利于自己成才的新单位去工作。当然,上级更有权选择令自己满意的下属。

互相协作的关系 一个公司的任务,总要通过大家的协作来完成。上级的工作,需要取得下属的配合;下属的工作,也需要取得上级的支持。而这种关系,在整个上下级之间应该是占主导地位的。

暗中竞争的关系 如果上级的能力强于下属,下属就听命于上级;但如果上级的能力弱于下属,下属也可以通过正当的或非正当的途径,设法取代上级,将原有的上下级关系颠倒过来。上下级关系难以相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种因素的存在。暗中比较,暗中竞争,自然就会带有敌意,敌意的多少,就要看竞争的程度了。以权力为纽带的上下级之间,关系再融洽,再亲密,双方也都难免程度不同地互存戒心,相互提防。这种提防,有时纯属一种潜意识,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明显暴露出来。这一点,在上层管理人员之间,显得尤为突出,尤为普遍。

相互影响的关系 能力强的上级,可以支配、左右下属的行为方式;能力强的下属,也可以支配、左右上级的行为方式,“牵着管理人的鼻子走”。这就好像两个磁场,要看哪一个磁场的影响力更大一些。

当清楚了上下级的这些关系后,你就应该想想作为上级,你该怎么做;而作为下级,你又应该怎么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