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莎是怀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和大卫结婚的:当时她在读大学,相依为命的父亲突然身患绝症。如果不是父亲旧时好友的儿子大卫从佛罗里达乡下赶来纽约,用他微薄的积蓄付昂贵的医疗费,并且精心照料病重的老人直至故世的话,莉莎一个人是无论如何都扛不过来的。
父亲临终前,希望女儿能够嫁给大卫。莉莎几乎是下意识地就答应了。可是在心里仔细掂量后,她发现对大卫只是充满感激,但爱情毕竟是另一回事啊。
不过莉莎不是性格外向的人,她一直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藏起来,和大卫结了婚。而对大卫这种地道的乡下人来说,娶了生长在大城市的莉莎简直就是娶了位“天仙妹妹”。
婚后,大卫在一家公司找了份推销员的活儿。虽然非常辛苦,但为这份优厚的薪金和补助,他干得特别起劲。要知道,这些钱能支付住房贷款和解决莉莎的大学学费。
蜜月的时候,莉莎第一次尝到了大卫做的家乡布丁。那次,她吃着吃着,忽然感觉牙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吐出来,是一颗小小的银纽扣。大卫微笑说:“这是我们老家的习俗,谁吃到藏着银纽扣的布丁,就一定会有好运气。”莉莎不知所措地瞪了银纽扣很久,她并不相信那颗小玩意能带来什么好运,但心里却很真切地有种温柔的感觉。
以后的日子里,布丁几乎成为家庭生活里的必备。大卫不断将布丁的花样翻新,或调和各种口味的果汁,或将表皮上的果仁换成蜜饯。但不管怎么改变,莉莎总是能吃到那个藏着银纽扣的布丁。
莉莎不是傻瓜,当然想得到这一切都在大卫的设计之下。有些时候,她会对装在盘子里的布丁挨个儿地比较、研究,但始终看不出里面的玄机。
大学毕业后,莉莎进入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大公司。凭她的才华和勤奋,短短三年就受到上司器重,晋升为部门主管。此时的莉莎有了些经常性的应酬和交际,回家和丈夫的团聚自然就少了。
对莉莎而言,那是一片崭新的充满诱惑的天空,她的眼界和心界逐渐被打开,也开始有了更多向往甚至奢求。说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她对自己不咸不淡的婚姻也有了厌烦感。
就在这时,—个叫克莱克的男人闯入莉莎的视线。他在第五大街上经营着一家律师事务所,身兼—些知名企业的法律顾问。克莱克刚过而立,相貌英俊,气质洒脱,谈吐不凡,所有这些都契合了莉莎少女时代心中的“白马王子”形象。
不久,集团聘请克莱克帮助解决一桩商务纠纷,而莉莎正是董事会委派的代表。他们初次见面就彼此留下了良好印象,这次两个人又有了更多接触。
那是一段格外愉快的日子,直到事务全部结束,当克莱克对莉莎发出周末的约会邀请时,她才意识到彼此的好感原来是另有深意的。她犹豫了一下,言不由衷地解释说自己打算回家和丈夫在一起,随后她谈起大卫,谈起那些美味的家乡布丁。不料克莱克听了,居然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反倒拿出在法庭上咄咄逼人的姿态,抓住莉莎的手,很率性也很自信地说:“给我机会和时间,我会做得更好。”翌日,他就打电话给莉莎,告诉说自己买了专业的面点书,还聘请了专业面点师教自己做布丁。
莉莎内心翻腾起来:一个小小的细节显示出克莱克对自己的真情。莉莎想到了离婚。可是该怎么对大卫说呢?她试图从几年婚姻里挑点大卫的毛病,但奇怪的是,脑海里全是他的好。
克莱克问:“难道就不能直接告诉大卫,你爱上了别人吗?”然而,莉莎却本能地回答:“不行,那样会让大卫伤心的。”
又拖了一些日子,集团董事会宣布了即将在欧洲建立分部的决定。这个消息传到克莱克耳朵里,他灵机一动地建议:如果莉莎被派往欧洲,不就可以用长期分别的理由向大卫提出离婚吗?莉莎的心终于被说动了,她积极争取到先期赴欧洲考察的机会,甚至在行前无理取闹地和大卫争执了几次。她觉得,或许这种方法能使大卫因气恼而淡漠对自己的感隋。
为期一个月的考察一晃就过去了,当莉莎返回纽约时,破天荒地没有看见前来迎接的大卫。一时间她心里有点失落,但转念,她觉得是自己的伎俩奏效了——这样也好,省得将来离婚的时候他放不下。
不过,当克莱克开车准时出现在机场门口时,莉莎似乎得到一点安慰。那是圣诞节的傍晚,克莱克将莉莎带到自己的住处。屋子里的音乐悠扬回响,餐桌上点着蜡烛,还有红玫瑰和葡萄酒,一切都是那么浪漫,莉莎深深陶醉了。她压抑着内心的愧疚,决定第二天就回家和大卫摊牌。
这时,克莱克从厨房端出一盘刚刚做好的布丁。小巧的金黄布丁散发着一点草莓香,上面撒了一些紫褐色的冰提子干。克莱克好像没有理会莉莎的愕然,他殷勤而绅士地给她斟酒,然后一边陪她吃布丁,一边说:“你离开的这些天,有个男人来找我。他很耐心地教我做这种家乡布丁,还有一个小秘密,就是在藏着银纽扣的那个布丁上嵌一颗松子。面粉在受热膨胀后,松子也会脱落,可是布
丁表面却留下了一个微微凹进的印记,像颗不易察觉的小水滴。以前他一直这么做,希望把所有的好运都给妻子;后来发觉妻子移情别人,他便把这个秘密教给那个情敌,希望他能和自己一样延续一份不动声色的爱。”
说完,克莱克从盘子里挑出一个布丁,对着烛光让莉莎看那个小小的印记。然后他手指轻轻一掰,一颗莉莎再熟悉不过的银纽扣掉在盘子里,尽管早已失去本来的光泽,却依旧发出清脆而撼人心魄的叮当声。
莉莎终于明白这颗银纽扣其实就是爱,是自己一直在尽情享有的爱,也是自己一直毫无察觉的爱。两个人沉默了很久,克莱克饮尽杯里的葡萄酒,有些忧伤,但还是决然地拿起电话,递给莉莎说:“平心而论,我自知在很多方面都比大卫出色,只有对你的爱,我实在不能做得比他更好。”
百感交集的莉莎流着泪,拨通了那个再熟悉不过的号码。接通的一刻她哽咽地说不出话,片刻,电话那头传来大卫温和的声音:“嗨,如果一切都过去了的话,那么欢迎你回家来。”
圣诞夜的纽约到处是浪漫的情侣,到处是炫目的焰火、鲜花、亲吻,还有那些琳琅满目的礼物。可这个世界上,有些爱不过就是一颗藏在家乡布丁里的银纽扣——很老土很俗套,但千万不要忽视啊!
谁是最爱你的人,她(他)就是在你身边默默为你操持家务,孝敬父母,呵护孩子的人,请不要忽视你身边的爱人,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
女人箴言:男人营造一份幽默,女人制造一份温馨,这些都不是很难做到的,男人不可能喝茶,吸烟,看报纸就度过了自己的时间,女人也不可能看肥皂剧陪着主人公在那里哭天抹泪,都不要忽视了自己身边的爱人,每天荒废的这些时间往往就成为了潜伏的杀手,这些东西在磨灭双方的激情,双方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耗掉了两个人的生命。
常回家看看
父母住在哪儿,哪儿就是我们的家,那里是我们永远的驿站,纵使我们浪迹天涯,心却永远走不出那个家。而且,父母也站在家门口,对我们翘首以盼……
常回家看看,来保持这份亲情;常回家看看,来体现这份孝心;常回家看看,来延续这份无止无尽的爱。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离家乡100公里以外的城市。父亲早逝,身为长女,每个月他都雷打不动地回老家看望母亲。
返乡的车票是用质地较厚的彩色胶纸印刷的,每次,母亲都对她说:“孩子,你的车票挺好看的,送给我吧!”她笑一笑,就把车票送给母亲。晚上她就睡在母亲的土炕上。后来,母亲就开始随便地翻她的衣袋,只留下那张车票。
后来,她恋爱、结婚、生子,开始每两个月回一次家。
再后来,她担任单位领导,更忙了,有时甚至半年才回一次家。尤其是她有了专车,没必要再坐长途汽车,她开始适应不了长途车的颠簸。母亲慢慢地也就不再向她索要车票了。
10年过去了,她已是市里的一位市长。有一天晚上家里电话响了,老家的弟弟来了长途,说母亲突患脑溢血,生命垂危。
100公里对她来说是短途,一个多小时以后,他便见到了母亲。这时,她突然发现母亲已是白发苍颜,衰老憔悴。见了一面,天亮时母亲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