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不生气的生活准则 > 第六章 请放下生活要的是求财不是求气减轻不合理的欲望拿得起放得下(第2页)

第六章 请放下生活要的是求财不是求气减轻不合理的欲望拿得起放得下(第2页)

不知进退的人,宜以此为深戒。

也许有的人认为,现代世界上什么时候才能够达到足够呢?说什么知足常乐,如果什么也没有,难道会有什么快乐吗?我们需要物质的极大丰富,越多越好,给我们更大更多的东西吧。

这意味着,我们这些现代人已经是一点点在失去简朴中的乐趣,即已经没有精力去真正享受生命乐趣,能做到的,只不过是用一次又一次的刺激,去暂时安慰那苦闷的心灵。人们喜欢听《水手》那首歌,或者正是因为此歌道出了此种心声吧——这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弄清生活的目的是为了体会生命的真正含义,还是为了追求快乐与感官的刺激。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就可以摆脱物欲的诱惑,而生活得快乐。

快乐的生活绝不是仅靠物质水平的高低来衡量的,否则,在电器、汽车诞生之前,就没有人是快乐的,而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

科学的进步与幸福的程度并不总是成正比的——这正是人文主义者所努力与科学主义者相抗争的。人文主义者以为,人的幸福关键在于人的心境的改变,在于不受污染的心灵。所以,知足往往是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乐天派的赞美。

“剃头欢”为何不欢

从前,城里住着一位大财主,他拥有十多间店铺,乡下有几百亩出租的田地,又有百多头牛羊,还有十多艘捕鱼船,这财主家大业大,真是“猪笼入水”,可以说得上是腰缠万贯。在他隔壁有一间小木屋,住户的主人是以理发为生,名字叫阿欢。财主各方面的生意都有掌柜或其他人帮助打理,根本不用财主自己操心。财主平时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大屋阔院,睡的是宽床高枕,盖的是罗帐锦被,但财主从来没感到快乐,他整天还为家族的产业入息不理想、赚钱太少而烦恼和唉声叹气,经常坐立不安,有时甚至饮食不思,经常睡不着,时间长了,他精神十分疲惫。而隔壁住的阿欢30出头仍没有妻儿,每天只能赚到“几个银钱”(几块钱的意思)

的理发钱,但也够日常的生活费用和小小开支,生活虽然过得清淡一点,但天天无忧无虑十分潇洒,每晚饭后便在小木屋里躺着放声地歌唱,直到午夜唱累了便喝一杯白开水,然后一觉睡到第二天的9点以后才起床,又开始干他那快乐的理发工作。

财主可能是因为过分忧虑生意上的利润,或者因为阿欢晚上唱歌的声音太大了,让他更加难以入睡。有一天早上,财主叫掌柜过来问道:“隔壁的‘剃头欢’一文钱都没有,吃不饱、住不好,又没有妻儿,为什么能够这样开心,每天晚上都在唱歌呢?而我这么多钱为什么仍快乐不起来?我真是不明白。”掌柜微笑地对财主说:“因为他知足,所以他常乐!”财主听了沉默了一下便点了点头,然后对掌柜说:“怎样才能够让‘剃头欢’不会唱歌呢?”

掌柜微笑地回应财主,说:“这很容易,只要你能借给他十两银子就可以了。”“行吗?不行我就扣你的工钱。”财主带着怀疑眼光问掌柜。“行!”掌柜很有信心地回应了财主。“那你明天就借十两银子给他,由你办理。”财主说完就走开了。

第二天中午,掌柜借口到阿欢的理发店刮胡子,跟阿欢聊了一下天后便特意地问:“阿欢,你剃了20多年的头,仍然赚不了钱,现在30出头,连老婆都没有,怎么不改行去做一些小生意呢?”阿欢笑着对掌柜说:“我每天只能赚‘几个银钱’的理发钱,哪有本钱去做生意呢?”“你想不想做生意?”掌柜很认真地问阿欢。阿欢又重复地说:“我想,但的确是没有本钱!”“如果你想做生意,我可以帮你向我老板借十两银子给你作本钱,利息比别人借钱的稍低一点。”掌柜胸有成竹地对阿欢讲。阿欢喜出望外,惊讶地问掌柜:“当真吗?”“绝不会假的。”掌柜斩钉截铁地说。这时,阿欢着急地追问:“什么时候可以借钱给我?你快说,你快说!”“明天上午就可以。”掌柜满有把握地说。“好吧,大丈夫一言为定,我今天帮你刮胡子的钱就不收了,以后还要请你喝酒呢!”掌柜刮完胡子后,阿欢便十分高兴地送掌柜到木门口,说:“那我明早上去找你。”“好的。”掌柜边说边走了。

这天晚上阿欢特别激动,他想:借到了这十两银子后,可以去做生意,以后赚很多的钱,有了钱可以盖房子,可以取一个妻子,以后有人做家务了,还可以让她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想着,想着……这个晚上阿欢彻夜难眠,他干脆不睡觉了,一直唱歌唱到天亮。

第二天天还没亮,阿欢就到了财主店铺的门口等开门。直到8点多,财主的店铺开了门,他马上进去找到掌柜,掌柜也很爽快地帮他办完了借款手续,然后借了十两的银子给他。从这天上午开始,阿欢真的不理发了,白天他连门都不开了。也就是从这个晚上开始,阿欢的小木屋再也没有了嘹亮的歌声。而财主这晚也好奇地找掌柜一起到阿欢小本屋隔壁的墙边,特地来听阿欢是否还会唱歌,他们听了很久都没听到阿欢唱歌的声音时,就互相递了一个眼色,然后大笑着回去睡觉。不知道财主是因为真明白了“知足常乐”的道理,还是他妒忌阿欢快乐的心态取得了胜利,从这天晚上开始也渐渐地可以入睡了。

十天后的一个晚上,掌柜又到阿欢的小木屋里找阿欢聊天。掌柜说:“阿欢,这段时间怎么没听到你唱歌呢?”阿欢苦恼地低声回答:“唉!自从你借那十两银子给我之后,我真的不知道用来做什么生意才好。钱又不多,又不懂生意行情,到期后又要归还本息,以后真是不知怎么办呢。现在真是烦死我了!哪还有心情唱歌呢?”“哈!哈!哈!”掌柜听了捧腹大笑,得意地走出阿欢的屋子。

这故事说明了“知足者贫穷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的道理。这个财主本来应该是快乐的,就是因为他不知足,所以他快乐不起来。阿欢本来生活艰苦的,但他能知足常乐。后来的情形却不同了。

从上面的这个小故事里就不难领悟到,一个快乐的人不一定是最有钱的、最有权势的,但快乐的人是真正幸福的人,因为幸福的真谛就是快乐,而快乐又往往来源于知足!

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人们拼命地追逐名利,似乎怎么都不能使自己满意,这样的生活一定不会有什么快乐可言。相反,知足常乐倒是使人得到快乐的绝妙法宝。一个人能否快乐地生活,主要还是取决于人的生活态度。

有些人在生活、职场及其他各个领域遇到困难、挫折或失败时,会失去理智做一些糊涂事或蠢事,这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在此,规劝人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要用“知足常乐”的心态去看待问题,这样才会使自己失落的心灵找到新的平衡。“知足常乐”的心理状态会帮助你,尽快调整心情,冷静地总结失败的教训,从而使你放下包袱,重拾信心,开心快乐地从头再来,以利再战!

享受人生乐趣要知足

知足常乐,适可而止,是古今中外智者贤达一致推崇的处世哲学,然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人在利益的旋涡中忘了这一点。其实,中国人的智慧之源《周易》早就告诫人们“亢龙有悔”,即一个人过于要强,必然招来灾祸,只不过很少有人真正在意这些。

人不甘于平凡,总想有点作为,这种想法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许多人认为,如果生活太平凡、太普通,日子太单调、太呆板,就没有多大意思,尤其是年轻人,更是珍惜一生难再的青春,总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翻起几朵浪花,在历史的教科书上留下一笔重彩。古代不是有人说过“要么名垂千古,要么遗臭万年”的话吗?

然而,古往今来,普天之下,还是平凡之人多于非凡之人。实际上,要做一个非凡的人很难,但能安于做一个平凡的人却也不容易。一个人如果看得开、看得透,其平凡的经历也能透露着非凡的智慧。

常言道:“烦恼皆因强出头。”一位作家曾说过,猴子爬得越高,又红又脏的屁股就越加显眼。不知道自己身上只穿着“皇帝的新衣”,却忙不迭地展示“隐身衣”,出乖露丑。许多稍有才能的人,终生都挣扎着要站在万人之上,耗费精力,何苦来哉?

某局长五年前就已58岁了,可五年后仍填58岁,这认真劲头可以他到组织部多次声明、说明、证明自己过去年龄有误为例。为此,大家说“×局长就是不肯迈入60岁”,用以讽刺他迷恋官位,不愿退休的心态。还有许多人虽说退了,却在心理上调整不过来,整天叨咕着别人忘恩负义,不来看望他。这也是不甘寂寞的反应。还在位上的,也只能上不能下,只想摆重要的位置,而不想到不重要的部门。每一次换届选举,各地政府部门的官员们,有些人都在惶惶不安注视着人大的任命,有些人不惜串门子,找领导,千方百计保住自己的“×长”。

其实,在当今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从另一个角度说,不做官反倒获得更多的时间,享天伦之乐,赏田园风光,得市井之趣,如此优越之处,哪来的寂寞?人生的乐趣如此丰富,何苦为了一官半职而自寻烦恼呢?

非但做官如此,在人生其他事务上,亦应如此,保持一颗平常心,知足心,是最聪明的选择。“月满则亏”,亏时未免伤心落泪,与其承受人生“亏”时的凄凉痛苦,不如像曾国藩那样,保持一种“月未圆时花未开”的心态,这样就会保持永恒的快乐和恬淡,任凭风浪起,横祸也不会飞来。

本来事情可能更糟

美国人艾迪·雷根伯克在探险时,与他的同伴迷失在浩瀚的太平洋里,他们毫无希望地在救生筏上漂流了21天之久。艾迪说:“我从那次经验里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如果你有足够的新鲜的水可以喝,有足够的食物可以吃,你就绝不要再抱怨任何事情了。”目前,艾迪在他浴室的镜子上贴着这样几句话,好让自己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时候都能看到:

人家骑马我骑驴,

回头看看推车汉,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知足是对欲望的一种理性的审视。曾国藩就说过:“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俄国作家契诃夫对知足常乐也有深刻的体会,他说:“为了让内心不断感到幸福,甚至在忧伤悲愁的时候也不变,那就需要:善于满足现状;高兴地体会到‘本来事情可能更糟’。如果你有一颗牙痛起来,那你就要欢欢喜喜,因为你不是满口牙都痛。你手上扎了一根刺,你高兴地喊一声:‘幸亏不是扎在眼睛里!’”

知足是一种境界,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在知足的人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过不去的河,他们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知足是一种大度,大“肚”能容天下事,在知足者的眼里,一切过分的纷争和索取都显得多余,在他们的天平上,没有比知足更容易求得心理平衡了;知足是一种宽容,对他人宽容,对社会宽容,对自己宽容,这样才会得到一个相对宽松的生存环境,过相对平和的生活。

我们应该怀有这样一种想法: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只要家庭和睦,欢乐地过完每一天,何尝不是幸福呢?平凡人过着平凡的生活,怀着一颗平常的心,能快乐地对着每一件平凡事,这就是人生的不平凡,这就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的不平凡。

不加入“99一族”的行列

有位国王,每天总是闷闷不乐的,尽管他已经拥有了最多的财富和最广阔的疆土,但是他还是不满足,依然感觉心里少了些什么。

国王自己也纳闷,为什么对自己的生活还不满意,尽管他也有意识地参加一些有意思的晚宴和聚会,但都无济于事,总觉得缺点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