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目深呼吸。把眼睛闭上几秒钟,再用力伸展身体,使心神慢慢安定下来。
大声呼喊。必须是从腹部深处发出声音,或高声唱歌,或大声朗诵。
喝一杯热茶或热咖啡。
方法虽很多,但环境不同,不一定全都适用,但是认识发怒的危害,避开“触媒”和自我暗示激励是最重要的。
盛怒之下坏处多
喧嚣的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一切都像在赛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难免会发生情绪波动,难免会急躁,如果再碰上点不顺心的事,那发点脾气在所难免。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控制,听之任之,则会成为人生成功的一大障碍。乐极则会生悲,而盛怒之下更容易做出傻事、蠢事,事后又满世界求购后悔药。
生活之中,我们感受周围的事物,形成我们的观念,做出我们的判断,无一不是由我们的心灵来进行。然而,不好的情绪常常干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出现种种偏差。因此,成功的人能成功地驾驭情绪,而失败的人让情绪驾驭。愤怒时,不能控制怒火,使周围的合作者望而却步;消沉时,放纵自己的萎靡,把许多稍纵即逝的机会白白浪费。
“气大伤身”,这真是句千古不变的真理。无论什么原因产生的愤怒,都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认为,人发怒时,可导致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体内的肾上腺激素含量显著增高,会导致心跳加快,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总之,情绪失控有百害而无一利,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发怒固然有损健康,但怒而不泄同样对健康无益。怒气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排解,会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正确的态度是疏泄怒气,采用恰当的方法释放心中的怒气。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制止怒气的产生。修身养性,学会宽容是制怒的最好方法。遇到不随意的事,沉着冷静,头脑清醒,保持理智,不感情用事,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突然的险境,才能使自己走出人生的低潮。
一名初探歌坛的歌手,他满怀信心地把自制的录音带寄给某位知名制作人。然后,他就日夜守候在电话机旁等候回音。
第一天,他因为满怀期望,所以情绪极好,逢人就大谈抱负。第17天,他因为情况不明,所以情绪起伏,胡乱骂人。第37天,他因为前程未卜,所情绪低落,闷不吭声。第57天,他因为期望落空,所以情绪坏透,拿起电话就骂人。没想到电话正是那位名制作打来的。他为此而毁了期望,自断了前程。
我们在为这名歌手深深惋惜的同时,也更深刻地明白了不良情绪带给人的危害。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史密斯教授,曾经针对受测者情绪的变化及其个人生理心理状态做了一个实验。
他在实验报告中指出:一般人情绪大多在处于焦虑、愤怒、恐惧情况下,会有一种来自脑下腺的激素肾上腺皮质刺激素,分泌出来刺激肾上腺,因而影响受测者的生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受测者极易产生心跳加速、口干、胃部胀痛等生理现象。这种情形如果持续进行,就容易引起心脏病、高血压或胃溃疡等后遗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困苦等不愉快的事,而一味地生气、焦虑、怨恨,不但不会使事情好转,反而严重地伤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人不会永远都有好情绪,任何人遇到灾难,情绪都会受到一定影响。这时,你一定要操纵好情绪的转换器。面对无法改变的不幸或无能为力的事,就抬起头来,对天大喊:“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它不可能打败我。”或者耸耸肩,默默地告诉自己:“忘掉它吧,这一切都会过去!
被称为世界剧坛女王的拉莎·贝纳尔,突遇风暴,不幸在甲板上滚落,足部受了重伤。当她被推进手术室,面临锯腿的厄运时,突然念起自己所演过的一段台词。记者们以为她是为了解缓和一下自己的紧张情绪,可她说:“不是的,是为了给医生和护士们打气。你瞧,他们不是太正儿八经了吗?”
拉莎·贝纳尔在面对无法抗拒的灾难时,没有恨天怨地,没有抱怨命运不公,相反,她勇敢地跳出悲伤、焦虑的圈子,重新燃起生活的激情。一句“他们不是太正儿八经了吗?”说这话时,她心中的情绪转换器一定调整到了最佳状态!原来,拉莎手术圆满成功后,她虽然不能再演戏了,但她还能讲演,她的充满生命热情的讲演,使她的戏迷再次为她鼓掌。
情绪是可以调适的,只要你操纵好情绪的转换器,随时提醒自己,鼓励自己,你就能让自己常常有好情绪。那么,当坏情绪突然来临时,如何调适,操纵好情绪的转换器呢?下面的方法可能供你参考:
散散步,把不满的情绪发泄在散步上,尽量使心境平和,在平和的心境下,情绪就会慢慢缓和而轻松。
最好的办法是用繁忙的工作去补充,去转换,也可以通过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去补充,去转换。如果这时有新的思想,新的意识突发出来,那些就是最佳的补充和最佳的转换。
坏情绪会来,也会去。没什么了不得。没什么好恐慌。轻松地面对它,接纳它。它会感谢你的盛情,不再打扰你。
时刻提醒自己要制怒
在你生气的时候,如果你要讲话,先从一数到十;假如你非常生气,那就先数到一百然后再讲话。因为发脾气的人比被发脾气的对象所受的损失更大。
这个方法让人放松,对缓和情绪通常有很大的作用,对抗压力或挫折也同样有效。另外,在寂静的地方走上一会儿,让自己的愤怒冷却一下。但要注意不要再不断地思索引发愤怒的事情,那样就达不到平息愤怒的效果了。或者深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舌头在嘴里转两下,并在心中默念“不要发火,息怒,息怒”,然后把气慢慢地吐出来。至少要做三次,这能促使你的心情恢复平静。
情绪应该受到理智的约束,否则,就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也会伤害到别人。愤怒是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古代素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说法。发怒,完全是一种可以消除与避免的行为,只要好好地把握自己,你就可以让自己走出这一误区。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受制于自己的情绪呢?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不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二是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三是不体谅别人的情绪变化。
林则徐在家乡素有“神童”、“才子”之美誉,他4岁便读书习字,7岁就能写出好文章,13岁中举人,26岁高中进士。
不过林则徐小的时候脾气暴戾,于是他的父亲林宾日亲笔写下“制怒”二字悬于林则徐书房之上。后来,林则徐逐渐领悟到“制怒”二字的真谛,脾气逐渐转变,这两个字也成了他一生的警示。每到一处新的地方他总是把座右铭“制怒”悬挂起来。
“制怒”才能保持清醒的状态,冷静思考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合理的把握。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何事,一定要保证情绪稳定,不可发作。
不顾一切、痛快淋漓地发泄心中的怒火,也许会让你的心情获得暂时的释放,但你很快就会受到更大的惩罚,因为你一时冲动作出的决定往往是错误的。所以,控制你的愤怒情绪,不要让冲动惩罚你以及你身边的人。
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不容易的,但也是十分重要的,平和待人自己也健康,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