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臻说:「除了你爸爸,她不认识我们其他人,现在你爸爸刚恢复记忆,所以她会害怕呀,你去安慰安慰。」
顾盼小跑着过去,热情跟聂冬莹打招呼:「阿姨好!」
聂冬莹拘束得脸红了:「你……你好。」
她心思细腻,来之前给孩子们准备了亲手织的毛衣,两件蓝色的丶两件红色:「送给你和你哥哥,还有姜兆和姜糖,就是不知道大小合不合适?」
顾盼往身上比了比,甜甜的说:「合适的,我能穿的,糖糖就能穿,阿姨你织的真好。」
姜兆长大了,话更少,接了礼物只说了四个字:「谢谢阿姨。」就站到一边去了。
姜臻说:「越大越不爱说话,小时候才可爱呢。」
聂冬莹小心打量,夸了一句:「你好年轻,站在一起看着像姐弟了。」
姜臻笑了:「大家都这么说,主要是孩子们长太快了。」
……
京市的亲人们等得很急,大家决定现在就赶往省城,然后买火车票回京市。
聂冬莹心事重重,询问却又不说,顾姣霞心里急的上火,找姜臻商量对策:「小聂有心事,她又不愿意跟我说,你们年纪相近,或许她愿意和你说说呢?」
姜臻说:「大哥恢复了记忆,气质也改变了,她可能是怕大哥变心,这个我们安慰不了。」
顾姣霞忙说:「我们一家人感激她还来不及呢,连海要是敢这么没良心,看我不打断他的腿。」
……
顾连海被找回来,又恢复了记忆,亲戚朋友们轮流请了几天客庆祝。
大家对聂冬莹都挺好的,但聂冬莹却越发灰心,这样的人家,跟她从小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以前担心顾连海在失忆前会有家庭丶有孩子,所以一直想着,等他恢复记忆后再谈别的。
顾连海的弟弟找到他的时候,说大哥是有孩子,但早已离过婚,还一定要带着她一起过来。
顾连海也承诺会和她结婚,可现在这情况,结婚真的让她很没有把握。
聂冬莹纠结的坐立不安,便和顾连海商量:「我想回家去了,结婚的事情要不再等等吧。」
顾连海正想和聂冬莹谈谈,说:「我知道你担心,怕融入不了我的家庭,适应不了这样的生活,所以我打算和家里说,我跟你回去,我们务农,也挺好的。」
聂冬莹大吃一惊,这怎么可以呢?
她立刻反对:「你立过大功,可以提干,怎么可以回我老家务农,你要我内疚一辈子吗?」
她怕顾连海先斩后奏,发誓:「你要敢退伍,放弃之前努力的一切,我绝对不会和你在一起,我不是贪图富贵,就是怕你后悔,那后果我承担不起。」
这时候了,她考虑的还是他,难怪弟弟说过,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心是安定的,互相都会为对方考虑,没有商量不好的事情。
顾连海笑道:「我提的建议你不肯,只好委屈你留下来,未来的日子谁都说不准,但我保证,一定和你肩并肩一起面对,如果放在以前,我会担心你和家里人相处不来,但这几年,有姜臻在,外公和爷爷都想明白了,个人有个人的生活,他们尊重我的选择,只要是我喜欢的,他们也会喜欢。」
这时候,一直贴着门丶担忧不已的几个孩子,终于放心了。
顾盼敲门进来后,还找了个藉口:「爸爸,你们说话太大声,所以我们不小心都听见了。」
顾连海招招手,把顾盼顾回叫到近前来:「你们能和阿姨说心里话,是真心同意我们结婚吗?」
顾盼点头,她是这样说的:「阿姨,我和顾回长大了,其实不大需要爸爸的陪伴了,同样的,我们也不能永远陪伴爸爸,你要是不喜欢爸爸,他一个人会好可怜哦,如果你和爸爸好,我和顾回会很感谢你的。」
顾盼的话,打消了聂冬莹最后一丝疑虑,她这么大的人了,反而被一个小孩子劝慰,既害羞又感激。
接下来几天,聂冬莹逐渐开朗起来,也和大家敞开心扉,一起说说笑笑,还向姜臻道谢:「姜臻,你把孩子们教得真好。」
……
顾连海要回原部队,他的级别可以带家属随军,时间紧迫,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在京市办一场婚礼,然后回聂冬莹老家再办一场,之后从她老家直接去部队。
聂冬莹一直说:「婚礼简单办办就好,不需要破费。」
但顾家和庄家两边亲戚加起来,也摆了十几桌,顾姣霞和顾连城忙前忙后,顾连海这辈子的命运改变,顾连城打心眼里高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