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疑惑看着他,有些猜不懂他的心思。魏征奉隐太子为主时,虽说对秦王府喊打喊杀,但长孙皇后并不怪他。各为其主嘛!!相反。她挺敬佩魏征的品德,压根不相信魏征会参与义安王谋反。“二郎,魏家大郎敢敲击登闻鼓鸣冤,咱们该给他自证清白的机会。还是召他进来问问吧!!”李世民狐疑看眼长孙皇后,一向贤良淑德的皇后,为啥对此案如此感兴趣?义安王谋反牵扯众多,更涉及到朝堂势力的博弈,容不得出丁点纰漏。更何况里面还涉及到长孙安业,她不应该主动避嫌嘛!“观音婢莫劝了,朕亲自过问的案子,哪里有什么冤情!”长孙皇后长叹一口气,二郎的意思不言而喻,就是让魏家大郎主动退去。但他却疏忽了。让不良人丢如此大的脸,魏家大郎还有退路吗?多好的驸马人选,不明不白冤死大狱,实在令人可惜。然而。正当李世民要摆摆手,李君羡却忽然打断他。“陛下,魏叔玉自断生路,他他抬着棺材敲击登闻鼓!!”“什么!!”李世民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内心的震撼再也隐藏不住。不愧是杀伐果断的帝王,眼中震撼一闪而逝,旋即神情格外阴鸷。“砰——!”李世民一步上前,直接踹他一脚。“抬棺敲登闻鼓,这是抱必死之决心!不良人为何不阻拦,尔等废物!!”帝王一怒,伏尸百万。李君羡紧紧趴在地毯上,浑身颤栗不已。“呼呼——!”李世民肺都快气炸了。真不愧是魏征的种,哗众取宠方面真是绝了。都已经谋划好了,却因为小小的魏叔玉,搞得他骑虎难下。同时他又有些羡慕魏征,区区十岁的年纪,就敢敲击登闻鼓申冤。敲登闻鼓就算了,居然来一招抬棺劝谏。好大的胆魄!他甚至能想象,随着十岁魏叔玉抬棺敲登闻鼓申冤,历史上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去,将他带过来,朕倒要瞧瞧他鸣什么冤!”李君羡低声应下来,急匆匆出了立政殿。随着李君羡离开,长孙皇后朝李世民招招手。“二郎,长孙安业乃妾身的兄长,倘若可以的话饶他一命吧!”李世民并没有答应,若有所思来了一句:“观音婢,你为何给魏家大郎说情?”长孙皇后愣了下,旋即‘噗嗤’下笑了。笑得美颜不可方物!!“二郎,天家的女儿也愁嫁,更何况妾身还有那么多待嫁的小姑子。”李世民整个人都愣住,脸上凝固的表情一下子舒缓起来。是啊,天家的女儿也愁嫁。“魏家大郎十岁年纪,敢抬棺敲登闻鼓为魏征鸣冤,足以见得他的担当、果敢、坚毅。如此优秀的少年郎,要是成为天家女婿,岂不是幸事?”长孙皇后看看偏殿,低声开口道:“合浦一直昏迷不醒,袁真人建议冲喜驱除作祟的邪气,说不定合浦能转危为安。”“这”李世民迟疑了。长安勋贵不少,但与魏征结为亲家,他一百个不愿意。魏征常常不给面子,倘若与他结为亲家,那岂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义安王谋反案里的魏征书信,不过是他与魏征一起布的局。倘若利用魏叔玉来冲喜,所谋划的一切岂不是前功尽弃。再说魏征那家伙,还不一定会答应。不过观音婢说得也没错,魏叔玉那家伙敢抬棺劝谏,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看看他再说吧!”说曹操曹操到。魏叔玉稍微打量一下,连忙躬身行礼:“叔玉见过陛下,皇后娘娘!”长孙皇后越看越喜欢,玉琢的半大小子唇红齿白,看着就招人喜欢。更重要一点,面对当今圣上与国母,他不卑不亢、气度非凡。让他给合浦冲喜,那再好不过!“平身!”李世民神情冷漠:“说吧,有何冤情要抬棺敲击登闻鼓?”魏叔玉不卑不亢道:“陛下文治武功,堪比秦皇汉武。大唐在陛下治理下蒸蒸日上,迟早会形成贞观盛世。”长孙皇后诧异看着魏叔玉,真是没料到魏征的儿子,竟然对着二郎拍马屁。别人不清楚二郎,她再清楚不过。二郎嘴角微微翘起,说明他的心情挺不赖。她原本有丁点顾虑,担心魏家大郎与魏征一个德行,不懂变通。现在看来,他算得上麒麟子。让他当合浦的夫婿,那真是再好不过。“然有宵小蒙蔽圣听,利用圣恩在外胡作非为,惹得天怒人怨。《贞观律》第二卷中,未定罪者祸不及妻儿。不良人胆大包天,言不良人跟前无大唐律令,他们想抓谁就抓谁!”,!长孙皇后顿感不妙!只见她跟前的二郎,手指渐渐握成拳,紧紧攥在一起。甚至有几节手指发白,整个人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李世民的语气格外冰冷:“他们真言不良人跟前无大唐律令,想抓谁就抓谁?”说完。他陡然从龙椅上站起来,宛若暴怒的狮王。怒目圆睁,须发皆张!!该死的李旭。他布局许久,想利用义安王谋反,将李渊系宰相清理出朝堂。眼下全完了。随着不良人大逆不道的话传出来,李渊系宰相们便有了攻讦的借口。“回陛下,句句属实。倘若不良人只是搜集罪证,叔玉自然不会阻拦。可是不良人要抓走母亲、小妹与弟弟,叔玉自不会束手旁观。”长孙皇后有些不解问:“只是抓进大狱配合调查,用不着抬棺敲登闻鼓吧?”魏叔玉朝长孙皇后长长鞠了一躬:“回娘娘,我魏家情况特殊,叔玉不敢赌!!”原本暴怒噬人的李世民,长长叹了一口气,对魏叔玉不由得高看几分。古代官员的俸禄是两个概念,俸是朝廷赏给官员的钱粮,有些类似后世的工资。但对古代官员而言,最重要的往往是禄。古代朝廷赏给官员的禄,往往都是田地。由于魏征经常怼李世民,所以他只有俸没有禄。从而导致堂堂三品大官,日子过得紧巴巴。李世民心里有些自责,说起来还是他没考虑周全。确实。万一裴氏被抓进大狱,冤死在狱中的话,他还真不好向魏征交待。“观音婢,魏征家的体面,全部由河东裴家提供。倘若裴氏被抓进大狱,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只怕不好向河东裴氏交待。”长孙皇后美眸中满是欣赏:“哦是吗?”她转头看向李世民:“魏家大郎抬棺劝谏有点不合适。倘若二郎不计前嫌招他为驸马,那岂不是成就一番佳话。”:()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