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九!
三百!
完成一天的跳绳计划,石岩拎上通勤帆布包,十分钟路程走到科室。
换白大褂,戴口罩和小花帽,衣帽整理好已经快八点了,从职工通道进急诊大厅,老师们三三两两聚在办公室,要交接班了。
一眼瞄过去,清一色孔雀蓝铺满整间办公室,一个大高个的豆豆眼斜靠着饮水机,在病历本写着什么。
她猫过去,朝她的带教刘老师打招呼,立刻被老师安排了安装氧气瓶的活儿。
交完班,白班老师走得差不多,急诊大厅一下子安静了。
急救单元都空着,一个病人都没有,规培的年轻医生趴在分诊台上,昏昏欲睡。
晚上没病号,科室清闲很多。
装完氧气瓶,暂时没别的活干,她搬个凳子坐在洗胃室里,但眼睛时刻注意着大厅的情况,以便推来病号时第一时间冲上去测生命体征。
第一个高峰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
十几个人团建食物中毒,一排排送进观察室挂水。
她推治疗车,按个核查身份,采血针进进出出,十几个人的血就抽好摆齐,抽完血加药,十几袋的钠钾镁钙看得她头昏脑涨。
这些病号慢慢稳定下来,前脚刚歇,后脚又来一个高中生。
玻璃渣嵌进右腿,父母搀着,一瘸一拐跳进来,蹦一下,血溅几滴,断断续续拉成一条红绳。
她看了眼表,凌晨两点半。
不等老师发号施令,她轻车熟路。
火速拉出男孩一只手臂,缠上血压绷带,指头扣上血氧计,体温枪不忘探到额头,36。5℃,不烧。
“陈志豪,医生下了破伤风,我先给你做个皮试,半个小时看结果。”接到打针指令,石岩推着治疗车火速进行操作。
这个叫陈志豪的高中生,全程一句话也不说。打针是这样,被医生推进创伤治疗室也是这样,缠着绷带躺病床上挂水也这样。
他父母从头到尾一直守着,噙着泪,背着孩子偷偷抹。
石岩找医生拿单子,撞见他父母拉医生到门外。
“孩子做完手术是不是就没事了,能坐轮椅上学吗,高三了学习抓得紧,我们当父母的心里着急啊……”
“转骨科。”医生眼睛下横出两道光,语气不容置疑。
后半夜又来了两个洗胃的,这一夜,脚不停蹄。
大夜班终于在早上九点宣告结束。
天旋地转,石岩回家倒头就是睡。
清晨的油饼香,中午的暖阳,落日的金辉在睡意中匆匆而别,只有夜幕来得及与她打照面。
醒来时,恍隔人世。
黑黢黢的房间,路灯在被子上洒下一点微亮,提醒着自己还没被世界忘记。
意识复苏,胃肠开始发出抗议,宣布不进食就斗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