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时亦瑶在的话,一定会啧啧称奇,因为百里东君明显已经开窍了,两个人的眼神明显不清白!让她知道,只怕会不依不饶得逼问叶鼎之,是怎么做到的。
琅琊王府的书房,因为亦瑶每日待在书房的时间都很长,所以便让侍女把书房的地都铺上了毛茸茸的毯子,铺了两层,又收起了多余的桌椅,空出了一大块地方给凌尘活动,让他满地爬。
姬若风一边翘着二郎腿一边瞄了眼满地爬的小凌尘,心里无奈,这人就是这么带小孩的,萧若风知道吗。
远在千里之外的萧若风打了个喷嚏,怀疑是不是着凉了。
“你确定要让陆尚书这个时候离开天启?”
亦瑶闻言点了点头,“现在时机正好,萧若风带兵南下的时候,震慑住了各地蠢蠢欲动的藩王,南北边境现在传回来的都是捷报,朝堂里那些不安分的人我收拾了几个,剩下的识时务就不会再动歪心思。”
姬若风嘴角一抽,心想你那是收拾吗,你都快把人逼死了,羽翼茧除了个干净,还让人身败名裂,都在天启城里待不下去了。
“你那是什么眼神,我说的不对吗?”亦瑶瞥了他一眼。
“你说的对,要退出朝堂现在确实是好时候,只是,第一,萧若瑾放人吗?第二,你把陆尚书送去雪月城,这一路我看可能不太平,还是你想亲自护送这一趟?”姬若风挑了挑眉,吏部尚书在天启城里自然无事,可一旦离京,那就说不准了。
“若瑾哥哥那边已经答应了,能接替的人也已经培养好了,至于你说的第二,我现在不可能离开天启城,不过。。。。。。”亦瑶话锋一转,“当年李先生答应为我办一件事,有天下第一护送这一趟,想来没有哪个不长眼的人敢打我父亲的主意吧。”
姬若风闻言浑身一震,有老祖宗出马,那自然无事,只不过他抬眼看向坐在桌案前的女子,她尽心尽力地替明德帝稳定朝堂,只希望那人可不要忘了这份情义。
一连多日,吏部尚书陆斯年都没有上朝,称病在家,琅琊王妃在塌前侍疾多日,明德帝也派了太医前去陆府照看,还是不见好转。无奈,琅琊王妃替其父递上了辞呈,称其病重已无力主导吏部诸多事宜,未免耽误朝事,还请陛下重新提拔可用之才。
消息一出,满朝哗然。
明德帝萧若瑾听着下面大臣的喋喋不休,针对陆斯年要辞官这事,朝堂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陆斯年虽然病重,但其年龄不大,总有能起得来身的时候,吏部的事务没有人比他更熟悉,应该等他病好。另一派认为陆斯年多年来兢兢业业,如今病重,应该让其好好休养,重新选任可用之才。
整个早朝吵的鸡飞狗跳,萧若瑾揉了揉额头,看了几个朝臣一眼,心中冷笑,不就是想往吏部里面安插人手,想起之前答应亦瑶的事,清了清嗓子。
刚还吵的不可开交的众人听到上方传来的声响立即噤了声,开玩笑,明德帝萧若瑾自从登基后所展现出来的凌厉手段,都让众人和之前颇有仁德的景玉王联系不到一起,现在朝堂基本上都认可了这位新帝。
明德帝也没有废话,直接一句,“准琅琊王妃所奏。”就离开了,留下面面相觑的众位大臣,心中一阵无言。
陆府,陆斯年的书房。
外面传言病重的陆尚书,此时在自己的书房面色红润,中气十足地吼了自己女儿一嗓子,“胡闹,你看把凌尘摔的,你到底会不会带孩子!”
亦瑶无语,看了眼在父亲怀里蹦哒的儿子,手上的伤口再晚一会就该愈合了,男孩子嘛,就要皮实一点,那有那么娇弱,再说了,我儿子,我不会带,给你们带?
亦瑶摆了摆手,让侍女把凌尘带去姨娘那里,她有话和父亲说。
“父亲,我已经让东君和云哥在雪月城置办好了宅院,这一路有李先生护送你们,定安然无恙,从此以后,不用隐忍,不用倾轧在朝堂的权势中,不用每日勾心斗角。”亦瑶神色郑重。
陆斯年低头喝了口茶,被茶水的热气氤氲了眼睛。他身在天启,长在天启,浸淫朝堂多年,步步为营,没想到,到头来,还有离开的那一天。
“父亲?”亦瑶看父亲走神了。
“好,既然你都安排好了,我都听你的。”陆斯年看了女儿一眼,当了母亲,成熟了很多。
“父亲,您放心,等萧若风回来,我就带他和凌尘去雪月城看你们,东君说,雪月城很美,有风花雪月四大美景,最是适合你和姨娘养老了。”亦瑶甜甜一笑。
陆斯年点了点头,“我把陆离留给你,他这么多年在我身边,对于任何事都知道的很清楚,等你们将来离开的时候,他会帮到你的。”
“好!”亦瑶明白父亲的想法,她虽然已经接手了父亲的势力,但是有陆离在,还是更安心一些。
两人又在书房说了会话,亦瑶便带着凌尘回王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