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我没醉,我是被。。。。。。”亦瑶想到什么,就住了口,也不能败坏李先生的名声,谁能相信天下第一会出手暗算一个小姑娘。
陆斯年狐疑的眼神看着她,等着她下一句话。
“没事,已经酒醒了。”
“昨晚送你回来的就是九皇子,琅琊王殿下。”陆斯年心想,也不能总逃避这婚约一事,他女儿明显喜欢萧若风。
他还真是没看错他,三年前赐婚的圣旨到陆府之后,当天晚上他就把萧若风喊了过来,告知了那封信的全部内容。没想到,这人行动这么迅速,立马就跑去找亦瑶了,也是,他女儿就喜欢这种长相,再加上又没有忘的彻底,一见倾心很正常。
“琅琊王?”亦瑶轻声呢喃。
“昔日琅琊城发生叛乱,九皇子请命带兵平叛,一月后平定叛乱,陛下赞赏,被封为琅琊王,是所有皇子中第一个被封王的。但是他自称难盛其名,所以一直没有正式入住琅琊王府,平日里一直都住在学堂。”陆斯年又倒了杯茶。
“所以女儿啊,你对这桩婚事到底怎么想?”
“三年前,你一回来就让我去退婚,想办法取消婚约,我怕你惹事让你把溪云带走,后来你又跟我说看上风华公子了,连连催促我取消婚约。”陆斯年想起那些年收到的信一脸无奈。
“可是现在这风华公子就是九皇子,你还要取消婚约吗?”
“这天启城里,盯着琅琊王妃这个位置的大家闺秀可不少,你想清楚了吗?”陆斯年看着沉默不语的亦瑶,叹了口气,傻女儿啊。
亦瑶此刻心里也很混乱,很纠结,如果萧若风只是风华公子,她说什么也要把人拿下,可他还是九皇子,是皇家的人。皇家无情,想到娘亲和大姨,眼神冷了下去。
“可是我不想嫁入皇家。”她轻声说道。
陆斯年看她这样,又想起已逝的顾既清,心里长叹一声。
天启城中街道,亦瑶在街上漫无目的的走着,心里还在想和萧若风的婚事,不知不觉就走到学堂了,她抬头看向牌匾上的四个大字。
稷下学堂。
稷下学堂是战国时在稷门所办的学宫,云集天下有才之士,鼎盛之时,凡学宫之士,入仕各国,皆以上宾相待。本朝开国太师于北离建国三年后,重设学堂,虽然稷门不在了,但为纪念先贤,仍名“稷下学堂。”
学堂内一处独立的小院,两个侍从守在门口,萧若风从下早朝回来就一直在看公文,没有出门一步。忽然有人轻轻走过来朝门口的侍从说了什么,侍从听后点了点头,随即转身向萧若风禀报:“殿下,学堂的人说门外有位姑娘求见,自称姓陆。”
是亦瑶,萧若风放下手中的笔,起身就往外走,侍从急忙跟上,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
“怎么有空来学堂了?”萧若风看见门口的姑娘,温柔问道。
“我有事找你。”亦瑶看向他,已经没有早上那么生气了,还得有事求他,不由给了个好脸色。
萧若风带着她走向自己的院子,途中还不忘介绍学堂外院,以及内院的一些设施,布局,亦瑶边走边打量,确实有几分学堂的样子。
转弯处就能看到捧着书在看的读书人,当然有人提剑修习剑法的人,穿过内院时更感受到了几分深厚的气息,她挑了挑眉,卧虎藏龙啊。
两人在院中石桌上坐下,萧若风给她到了杯清茶,开口问道:“找我什么事。”
难得看她肯好好跟自己说话,萧若风想,无论什么事都难不倒他。
“我想知道,易文君在哪?”
萧若风握着茶杯的手一抖,茶全洒了。
亦瑶挑眉看去,装作没看见他为难的神色,关心的给他又倒了杯茶。
两人缄默不语,一时间沉寂无声。
良久,萧若风叹了口气,他不想瞒她,“易文君被兄长接进了府中,在别院安置。”
亦瑶惊讶,还没到婚期啊,这么早就入府了?仿佛看懂了她的眼神,萧若风又说道:“是影宗宗主易大人提议,可提前将人接入府中,准备成婚的事宜,兄长同意了。”
呵,亦瑶冷笑,还真是卖女儿啊,易卜。
萧若风看她神色忽然变冷,知道她对易文君如今的处境心生同情,还想再说什么,就听到她又问道,“这婚约到底怎么回事,我会去问文君,我想知道的是,你对这桩婚事怎么看?”
其实定下他和亦瑶的婚约后,虽然明面上陆尚书没有给予他们兄弟俩任何的帮助,但是暗地里所有人都认为他们背后有了吏部尚书的势力。
再联姻影宗,就显得有点惹眼了,更何况。。。。。。
他放下茶杯,目光直视亦瑶,语气平和:“影宗现在的势力大不如前,他们急需从暗处走到明面上来,还要维持势力,与皇子联姻最合适不过了。”
萧若风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但是亦瑶听懂了,是影宗选择了景玉王,而不是景玉王选择了影宗,这区别可太大了啊。
亦瑶眸中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