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翰林图画院在宋朝什么时期 > 第四十三章 初吻(第1页)

第四十三章 初吻(第1页)

“小寒大寒,无风自寒。生机潜伏、万物蛰藏”

“中间一根棍,两边全是刺,加上圈和点,还有……”

朗朗的童谣声声入耳,知命一身宋朝女子装扮,在一个温暖和煦的教室里醒来,和她同坐的是一群稚气的小学生,正前方讲台上的老师一身黑色西装像是在上公开课一般卖力,热忱又不失做作的讲解着什么。看向窗外操场,一时顿悟,这是她曾经支教过的小学啊!

她面前桌子上也有一张纸,上面有奇怪的符号文字,她悄悄问了同桌:“这是什么课啊?”

“满文课啊!我们是满族小学,这堂课是校本课,学习满族文字。”小男孩两个门牙缺失,说话跑风漏气的解释着。知命回过头盯着那满文,似曾相识。知命正看得入迷,疑惑着仿佛在哪儿见过这些字。突然那满文从纸上飞起来,变成大大的狼牙棒朝着知命砍过来。

“啊!”知命汗涔涔的醒来,秾芳被声音惊醒秉烛急走过来。

给知命递了温水,不停地摩挲着她后背,安抚她心绪。

“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很久没有噩梦。”

再躺下去,秾芳掖好了被角,知命眼皮突然惊跳了一下,想起来第一次中毒,在王宗尧那个外人不得入的卧室里,她看到过这种文字,一个丝毫不起眼的羊皮卷里有这样的文字。头皮有点发麻,心绪不宁里再也睡不着了。三更天以后迷迷糊糊的才又睡过去。

白天里,秾芳闲来打听,听说王黼因故暂时失宠,为了给他些警示,王宗尧被官家随意找了个借口,打发外派到隰州,和赵知命叔父上下级。说起来也是王黼自己作妖,前些日子金人来访期间,王黼在金人面前疯狂炫富,金朝使者到达北宋境内后,王黼极尽奢华之能,不仅以山珍海味招待金使,还大肆炫耀他收藏各种稀世珍宝,在金使返回后,王黼还以大量珍宝馈赠。官家听说了有些气恼,更气恼的是后面几日里官家到王黼家中看玉芝,无意中发现王黼与梁师成是邻居,并且经常从便门往来,这让官家明白王黼居心不良,于是要刻意减掉些许恩宠,以作警告。

宋代错综复杂的官僚体系让几任官家颇为头疼,为了让百官之间互相牵制彼此监督,不再有“黄袍加身”类似剧情上演,所以官职设置的极为复杂。比如一个小小的团练使,在唐代是地方军队的统领者,负责一方的军事。而到了宋代,团练副使变成了宋代散官官阶之一,只是一种级别的象征,闲散不管事。宋代散官共有十等,常授的主要是团练副使、节度行军司马、节度副使和州别驾四种。一般认为“团练副使”为从八品,相当于中校团副。大名鼎鼎的苏轼就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所以富二代王宗尧一下子当了“下放青年”,替他爹“赎罪”的从八品团练副使,这个惩罚真是不小,古有木兰替父从军,现在王宗尧替父背锅。秾芳还絮絮的说了些其他,知命边画着画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无心听太多,对她而言,知晓个大概知道怎么应对就好,反正春节以后她还会依照计划北上离开,这些人与事,总会成为往事和回忆。回忆不过是回忆罢了,回忆不具备任何力量。她要做的就是离开这里,做回自己。这样想着,日子也就有了奔头,也要顺便想想日后若没了赵令穰的资助,带着这几个丫头以后的生计当如何。

也许是因为母亲亡故,正在孝中,父亲离得又远,叔叔婶婶觉得她可怜,所以在这边多有帮衬。怕她冷,送炭和棉衣,怕她吃不惯隰州饮食,定期送糕点等物品。这些人情早就超过了知命的预期。除了预期以外的亲情,还有邻里之间的友善和睦也让她倍感意外。你帮帮我,我帮帮你,日子就这么平淡走下去,普通老百姓之间的互相取暖的方式也常常让她不想离开。

知命刚来不久就在自己家门口捡到一只黑毛白蹄小狗,那狗儿蹲在门口不走,后面知命干脆带了小狗住下,若是有主儿的,失主自会想办法寻找;若是没主儿的,自己也多了个看家护院的。也是奇的很,这狗来了之后,只跟知命亲热,带着狗外出找主人的时候,还在街角捡到几枚铜钱,“狗富贵,互相旺。”这狗就暂时命名叫“富贵”。之前在东京大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但没有这只可爱。知命闲来画了《秋庭乳犬图》,并题范成大诗“药栏花暖小猧眠,雪白晴云水碧天。煮酒青梅寒食过,夕阳庭院锁秋千。冬日暖阳下抱着小狗伏案浅睡到日暮,仿佛图画院社畜的生活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过几日,看到街上有张贴寻狗启示,便知是邻居员琦家中走失的。知命带着肥了一圈的狗富贵前去送还,意外又与他家老太太一见如故。老太太念经送佛,喜欢猫儿狗儿,和知命身为投缘,还要认知命做干孙女。知命常受邀去小坐,老太太养在屋子里的花竟然开放的特别好,知命来了兴致又提笔画了《富贵花狸图》、《秋葵犬蝶图》等。在这个时代,她自己结交的人脉,除了锡老头就是这个老太太了。她仿佛特别有老人缘。

到了夜间,带几个丫头流连夜市:放夜观灯、戴面具、猜字谜、许愿……行走在漫天华彩四溢的灯火中,感受着如织人潮带来的人气和正常节奏生活的踏实感。就这样无忧无愁的小住了一段时间,生活节奏慢了下来,“逃离”了图画院社畜生活,人也越发水灵了。算算日子,元宵节也快到了。天气寒冷时日居多,在雪地里行走,鞋子容易生潮侵寒,知命畏冷也就少了很多外出的打算,每天画画、写字、吃饭、赏雪倒也潇洒。秾芳和翠萼偶尔去街上看了时下流行的民间画儿,尤其卖得好的款式买了几张回来给知命做范本好复制。这期间,倒是沈氏来的勤,上次知命无意中教了她红糖提纯白糖的办法,做了冰糖葫芦出来,博得孩儿们欢喜,就连赵令松也禁不住放下成规多食了几口,果然二人因此走的越发亲近,自那时起,沈氏更是一口一个我侄儿的亲热的叫着知命。让知命反倒受宠若惊,很多时候她也会有疑惑,为什么上到官家下至宫里的小宦官们,甚至是赵令松的夫人都对她很好?明明她出身极其的不好,这些人都没有历史书上或者电视剧里那些门第和出身的芥蒂,反倒都对她青眼和关照,难道真的是自己有主角光环?疑惑之下也没有什么答案,也许唯一可能性就是她的老父亲赵令穰豁出一切为她打点,父爱如山吧!

这天,赵令松夫人携了一双儿女来拜访知命,赵令松家嫡子嫡女是双生子,5、6岁的样子。上次匆匆见了一面,两个白嫩嫩的大肉丸子很是喜爱知命,知命穿越前做过福利院义工,还去贫困地方支教过,很懂得怎样迅速和孩子打成一片,她陪男孩玩推枣磨,又教了女孩翻花绳的游戏。两个孩子临走还像树袋熊一样吵着知命天天陪着玩,于是约好了第二天带孩子们一起去看打铁花。

从元旦至元宵节期间看打铁花算是一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庆娱乐活动,是诗词里描述的“铁树银花”。而这绚烂的行为艺术是提前于空地上搭大约6米高的双层花棚,将棚上铺满新鲜的柳枝并绑满鞭炮。表演者架起铁水的熔炉,等炉大烧起来以后,在炉中添加废旧的铁、铜、铝等金属材料、温度大约到了1600度时,铁花师傅徒手用柳木勺,舀着超级高温的铁水,跑到花棚下用木棒敲击木勺,将铁水舀出来再奋力一击、铁水点燃花棚上的鞭炮、场面极其绚丽,是中国最古老的烟花。

最让人惊叹的是打铁花者在表演过程中只着短打,赤着胳膊,在空旷地表演;在铁花中进退自如、用尽全力击打,让铁水变成微小的铁线形成一个巨大的烟花,然后在空气中迅速冷却凋零,引得观者惊叹连连鼓掌助势:好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

这天夜里,久违的放松与开心的笑容又出现在知命脸上,赵令松叔婶的关爱,秾芳翠萼的不离不弃照顾,还有赤霄从不懈怠的守护,老父亲远隔千里的担忧。知命看着天空灿烂的花火不自觉的就默默留下了眼泪,愿这一世家人平安顺遂,喜乐无忧。还有我的爸爸妈妈你们也要好好地呀!

隔天,双生子又磨了沈氏来找知命玩,沈氏却一脸忧愁,问故,婶婶神色忧郁不回答。知命领会,让秾芳翠萼带了双生子去吃糕饼。支开了侍女,婶婶见左右无人,擦了眼角悄悄在知命耳边答曰:“我说了,你千万保守秘密,你叔叔官印找不到了。现在家里都乱了套了,也不敢声张。”知命一惊,这可不是小事。

“何时的事?”

“就在昨晚,全家外出看打铁花回来,你叔叔习惯每晚睡觉前都要检查过目一遍,结果发现盒子里空了。”

“可有什么线索?”

“我侄有所不知,愁就愁在知道何人所为,却无可奈何。”

“这是何故?”

“你也知你叔父耿直,去年官家命你叔父查案,得罪了衙门里的李烈,二人因此反目,现在是面和心不和,问过昨日守夜的侍卫和家丁,只有他来过府衙,这事十有八九是他拿的。”

“可有把握?”

“八成把握。”

知命想了想,把从前在评书里、历史书里的那些故事、传说都回忆了一遍。

问婶婶:“我平白住着叔叔婶婶给的房子,承蒙叔叔婶婶庇护安稳,如今叔叔有难事,侄儿有一计,但不知婶婶可愿信我一回?”

沈氏闻言,将信将疑的附耳过来……

次日一早卯时,众人衙署报道时分,团练使府衙后院突然起了浓烟,黑烟滚滚,不知谁高声喊了嗓子“着火了,快救火。”就惊动了一院子的人赶着慌慌张张的四处找家伙事儿去救火,赵令松一时之间官服也皱了,官帽也歪了,看着心急如焚的样子,当着府衙大家的面儿称:现在火势不明,官印乃是大事,若是贼人调虎离山中计就不好,于是众目睽睽之下把官印盒子给李烈,吩咐他务必看好,然后大张旗鼓的带着众人去救火,火势很快得到控制,声称天干物燥,厨房火星子喷溅出来引燃了柴火堆导致起火,而众人灭火有功,均有嘉奖。这中间大约隔了半个多时辰,赵令松掐算时间应该够用来回,就率众人乌漆嘛黑的回到府衙前院,只见那人带了盒子依旧站定在院子中间,见赵令松回来就鞠礼奉回盒子,赵令松接回沉甸甸的盒子,打开一看,官印丝毫无损的躺在盒子里,赵令松微笑着拍了拍李烈的肩膀,表扬其临危不乱与其余众人一样也有嘉奖,李烈低头不语。

赵知命这招以退为进,既没有扯破脸皮给了李烈一个台阶,又能助赵令松拿回官印。让赵令松对这个侄女有点刮目相看。

过了几天,王宗尧回礼探望赵令松,却看到堂堂隰州团练使赵令松被一胡须潦草的泼皮屠户当街辱骂,让祁远打听了一番方知这屠户有关系,脾气本也不太好的赵令松居然只能咽下这口气。王宗尧见了赵令松也不见外,他这种“有仇必报,不能隔夜”的性子,自然乐意看到“大仇得报”的美好结局。于是他找上赵令松,开门见山的建议给赵:大张旗鼓的去给屠户送金子,一定要让沿街的街坊邻居都看到,本官一向以德服人,你说缺钱,我就送钱去,再过了几天,让屠夫家里进贼,金子被盗,屠夫也被贼人劫财害命所杀。赵令松派人抓住小偷,金子追了回来,对赵令松来说没有损失,既解了气,也赚了官名和业绩。

看着王宗尧年纪轻轻,却分析的头头是道,惩罚的手段也够辣。饶是赵令松久经官场也不禁感叹:“王衙内与我家那侄女倒是有些地方甚是契合。”王宗尧听他没头没尾的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愣了一下,笑着不回答,去抿杯子里的茶。赵令松说完,顿觉失言,忙道歉说自己多言,王大人家的衙内怎么会瞧上自己这个连庶出都算不得的侄女?他当然不敢提官印之事,倒是暗暗觉得这两个人很是般配,年龄、样貌、心机、才华都是相称的,唯独这出身,知命还是上不得台面。若不是那个原因,纵然她才貌俱佳,谁会对这孩子高看一眼?算了,自己本想好心替这孩儿谋划一下,但估计以后嫁人也估计不能高嫁了,也是可惜了。看王宗尧无言应对,赵令松忙找了别的话题绕过去。

~~~~~~~~~~~~~~~~~~~~~~~~~~~~~~~~~~~~~~~~~~~~~~~~~~~~~~~~~~~~~~~~~~~~~~~~~~~~

在自己小院独乐乐度过美好佳节的知命当然不知道这些,今年春节她给秾芳、翠萼、赤霄、蛮奴儿每人包了红包,看着日渐消瘦的家底子,知命暗暗又开始认真琢磨如何赚钱养活这些人的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