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杨国忠,另一个裴寂,可能还不如裴寂,宠臣加外戚,霍乱朝纲,该死。——他得找个机会把这货给除掉。
中枢的最高领导都是这种货色,大唐的百姓们真可怜。
李世民琢磨着一会儿要是打起来,他离杨国忠有几步,怎么假装不经意地带走这个佞臣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替他说话。
这个人和假惺惺的李亨不一样,他年轻气盛,雄赳赳气昂昂地越众而出,径直走到陈玄礼旁边,以身犯险,挡住陈玄礼的刀。
“臣相信他就是太宗皇帝!”这话一出,全场哗然。
心里猜测是一回事,真的说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李世民讶异地看过去,这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青年应当是宗室,不然他不会在这个年纪就站在这么靠前的位置。
不过说到这里,这些大臣们上朝的时候都是站着的,不知道是特殊情况,还是礼仪发生了改变。
仅仅从这一个细节,就能看出皇权变得更强硬,朝堂氛围也更森严了。
“你相信?”李隆基怒视着他,“李倓你是疯了吗?”
他就是李倓啊。李世民心道,太子的儿子,挺果敢的小伙子,和太子的性格完全是南辕北辙,不错,挺顺眼的。
“我没有疯!正因为我没有疯,我才相信!如果他真的是叛逆,真的有不臣之心,既然已经拿下了洛阳,就应该趁机占领,效仿安禄山称帝为王,大肆扩张自己的势力。可是他没有!”李倓慷慨激昂,“他不仅没有占领洛阳,还把安禄山父子都带过来了。他甚至没有自己杀了他们立功,而是留着给朝廷处理!从头到尾,他一点都不居功!试问这个世间,哪有这样的叛逆?”
“是呀是呀。”有朝臣小声附和着。
“那么大一个洛阳,人家都没要呢。”
“要不是……帮忙,潼关差点失守。”
“潼关要是一失守,整个长安就要落入叛军手里了,咱们这些人哪还有命在?”
“这位……实实在在地拯救了大唐啊。”
“一心为了大唐着想,拨乱反正,毫不贪功,说是圣人再世也不为过……”
大唐将皇帝称为圣人,这人一点也不含蓄的一语双关,引来了同僚们的侧目,但竟无人去反驳他。
“住口!无知小儿,你懂什么?”李隆基气急败坏地训斥李倓。
“建宁王肯定是被叛逆蛊惑了,陛下需快快处置逆贼,以免更多人被其蛊惑。”杨国忠立刻道。
“诶?可我只说了两句话。”李世民无辜地嘀咕,“我什么时候有的这个蛊惑人心的本事,我怎么不知道?”
众人纷纷惊讶地看着他,欲言又止,不忍心拆他台。唯有心直口快的尉迟敬德嘴巴比脑子快,接茬道:“你不是一直都有吗?”
“有吗?”李世民疑惑地眨了眨眼。
“有啊!”尉迟敬德言之凿凿,“你那时候把被冤枉的我松绑,带到你卧室,还给我送金子,说你很信任我,相信我是清白的,当时把我感动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