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刘盈是刘邦第几个儿子 > 200210(第5页)

200210(第5页)

老伯沉默良久,哽咽道:“你要回益州,离这里如此远,做这些干什么?”

孙策也想问。

刘盈笑眯眯道:“我乐意,我开心!”

老伯被刘盈噎得说不出话。

他本应该感激,但又有些憋闷,竟没有第一时间表现出自己对刘盈的感谢之情。

待他回过神,刘盈已经换了个话题,问他们渔樵狩猎之事。

乱世很矛盾。

道路旁都是饿死人的尸骨,尸骨上卧着的野狐野兔却很肥美;

村庄附近的小山坡寸草不生,都被砍了拔了当柴火,再远一点的山坡上的密林中,老虎悄悄探头;

小河道中别说鱼虾,连水草都捞不到几根,大江大湖中鱼多得能冒出水面,河滩上河蚌密集,《三国志》记载,袁术的大军曾靠捡河蚌充当军粮……

人少了,“野味”便多了。只是活着的人不敢离开聚集地,无“福”享用。

他们不敢去茂密山林中求食,山林中的野兽却能趁着人烟稀少下山食人。

不是时时刻刻都有乱军掠夺,乡勇大部分伤亡,都是阻止野兽下山。

什么老虎、野猪、熊瞎子,权贵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都是乱世中乡人的活阎王。

若村庄的柴火不够了,乡勇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密林中砍柴火。

其实盛世也差不多。

盛世人口多,村庄城镇附近的柴火更难寻。樵夫走个几日,入深山砍柴,再返回村庄城镇贩卖,常能养活一家人。若稍好一些的木炭,有时候价比黄金。

下水打鱼,入山砍柴,赚得比寻常种地多,若是熟练的猎手,还能免徭役,就是危险了些。

刘盈和他们交流狩猎经验,询问他们附近山林情况。

他又向村人传授了一些好用的狩猎和打鱼工具,比如宋时才出现的刺网。

若在黄河丰水期,刺网应该能捞到不少大鱼。

刘盈告别一个村庄,在马车上写写画画,记录下村庄的位置,和他们在乱世中保命的经验。

尤其是见缝插针耕种收获的经验。

这些都是萧何要求刘盈带回去的资料。

乱世中耕种的经验若用在盛世,就算遇到荒年也可以熬过去了吧。

还能活下去的村民个个凶悍狡诈,和淳朴没有半点关系。

刘盈白送东西,原本该是被当冤大头欺负。但他带着精兵,路上遇到的劫匪虽在遭遇战后永远不能再说话,也能帮他宣扬战绩。

一个强大的人做好事,村人就不会得寸进尺。

他们会表现出自己的感激,会替刘盈扬名,甚至会从牙缝里挤出粮食,来感谢刘盈对他们的帮助。

还有些家中已无老小的乡勇,在全村人的支持下,拿着村人凑出来的武器马匹,跟随刘盈离开。

刘盈说要趁机征兵,但没有一次主动征过兵卒。有人跟随,他就收下;若这一处没有人跟随他,他就笑眯眯地挥手离开,神色没有半点遗憾不满。

有些乡勇,在刘盈离开好几日后,追上了刘盈。刘盈也不担忧对方是否是奸细,统统编入队伍。

孙策提出异议,刘盈笑着答道:“我相信你我带兵的实力。就这些流匪,即使摸清了我们的情况又如何?摸清了我们的情况,他们反倒是不敢来了。”

孙策和刘盈打赌。他不信流匪有这个头脑。

打赌的结果当然是刘盈获胜。

沿路的黄巾军残余和黑山军只零星试探了刘盈几次,就算遇到刘盈,也会派人来打声招呼,主动绕路离开。

刘盈的脾气很好,除非匪徒主动袭击他,或者碰巧遇到匪徒袭击城镇,否则他不会主动出手。

黄巾军势力已经很微弱,不敢与刘盈硬碰。黑山军的头领居然主动拜访刘盈,询问刘盈可否学习刘盈传播的耕种渔猎经验。

刘盈的小伙伴们惊诧地发现,黑山军名义上是匪徒,实际上已经与许多城镇“狼狈为奸”,仿佛割据军阀。

他们不仅干着乡勇的活,甚至劝课农桑,包揽诉讼。虽然他们会劫掠路人,但大部分军粮都来自自己的屯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