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叶局长办事,”常月娥瞪她一眼,“调动工作这么大的事也不知道跟家里说一声,我还是从余林娣那里听说的!”
“嗐,我还想给你们一个惊喜呢,这周末就回去了!”叶满枝带她进门,又问,“谁是余林娣啊?”
“就是利华食品厂的厂长,现在改名叫余公仆那个!”
叶满枝:“……”
改名在这几年挺常见的,但人家都改成“卫东”“卫红”“卫兵”之类的。
她还是头一回听说给自己改名叫“公仆”的,这余主任也算是有鸿鹄之志了。
“你俩咋认识的?”
“就是工作的时候认识的呗。他们利华厂挺不容易的,一把火全烧没了,市里能不能帮着想想办法?”
常月娥已经从第一食品厂分厂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如今是领退休工资的状态。
她其实不想插手闺女的工作,但利华厂和余公仆实在是让她不落忍,这才大清早跑来找闺女了。
当然,主要还是想看看闺女的新单位。
反正她退休没啥事,随便溜达。
叶满枝带妈妈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泡了杯最好的茶给她,这才说:“即使你不来,我也要跟余主任谈谈了。她最近天天来局里堵门,但你说她堵我有啥用?这么复杂的事,我不得先想想办法吗?”
“她那人就这样,干工作就靠软磨硬泡。”常月娥说,“她是苦出身,九岁就出来做工了,进利华厂工作以后才跟着扫盲班学了写字。小余没啥文化,也不要啥脸面,利华厂能从小作坊发展成食品厂,全靠她和那个老厂长找领导软磨硬泡。所以,别看她办事像个市井泼妇,其实她在利华厂很有威信。”
叶满枝:“……”
她也发现了,有余公仆在的地方,总像是在田间地头。
她这些年也见过不少女干部了,但是敢在市领导面前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余公仆真是第一个!
她冲门外的秘书室里喊着“迎春”。
新任秘书奚迎春赶紧“哎”了一声,推门进来。
“利华厂的余主任,今天来了吗?”
“来了,”奚迎春表情古怪道,“在办公室那边跟人唠嗑呢。”
“……”叶满枝叹道,“你把余主任请过来吧,我跟她聊聊。”
余公仆很快就小跑进来了,喊了声“叶局长”,又递给常月娥一个“还得是你”的眼神。
好似叶满枝肯见她,全是常月娥的功劳。
常月娥起身说:“你们聊吧,我今天真是白跑一趟,人家叶局长本来就要找你聊聊呢!”
余公仆作势就要出去送她,两人来回谦让了好几次,最终还是叶满枝看不下去,让奚迎春帮她送送亲妈。
她不想再浪费时间了,开门见山地说:“余主任,市里的态度很明确,利华厂与其他食品厂有产品上的重合,不想在市区里继续投资建厂。”
“那我们这三百号职工咋办?”
叶满枝问:“余主任,你之前跟市领导承诺的,生产巧克力和麦乳精的计划,是不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为了这俩产品,我特意带着工程师去天津和上海学习呢!”余公仆呸了一声说,“有人说我为了留城指标诓骗市领导,我咋可能有那个胆子!叶局,我跟你说实话吧,利华厂账面上的资金,确实不够同时增加两种产品,但是买麦乳精设备的钱还是够的。我当初打算先把人招进来,要是大家没活儿干,那不正好能让市里出钱,买点新设备嘛!没想到啊,好好的计划,全被张治峰那个王八蛋毁了!”
“要是有了麦乳精设备,你们的工人能立即投入生产吗?”
余公仆顿了顿,偷眼瞄向神情严肃的叶局长,内心挣扎片刻后,还是选择说实话。
“工人还没培训呢,咋可能立即上岗,但我们已经有麦乳精配方了,工程师知道咋弄,到时候可以让工人学。”
叶满枝点点头说:“我也希望利华厂可以重建,让原有的职工全部重新上岗。但我还得再想想办法,跟其他单位联系一下。余主任你先回去吧,有消息我给你打电话。”
余公仆从小就出门做工,很会察言观色,直觉这叶局长不是搪塞自己,于是也不在这里讨人嫌,说了一箩筐感谢的话,干脆利索地走了。
叶满枝花几天时间,翻看市里各大食品厂的资料,又研究了全市各区县的工业发展情况。
然后,便开始了她上任后的正式调研。
调研第一站,不是市里的重点工业区,也不是那些国营大厂,而是回了她的老家——通兰县。
得到通知的县革委会钱主任,早早就在县委大院门口迎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