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满枝连忙将人请进房间,倒了杯凉白开给他喝。
“厂长,你能来上海一趟真是太好了,我自己一个人确实忙不过来,而且我的介绍信再有几天就要到期了。”
她是为了参加工业展才来上海出差的,介绍信的有效期只有二十天。
牛恩久放下水杯问:“义民二厂那边有消息没有?”
“还没有。”叶满枝低声说,“他们罗厂长虽然没给准话,但是那天送我离开时,他说要跟班子开会讨论一下,然后上报市工业局。”
“那他心里应该是倾向与咱们合作的。”
“对。”叶满枝省去拿老牛厂长举例的部分,大致介绍了那天的谈话内容,“我觉得希望还是很大的……”
她的话音未尽,前台服务员上楼来敲门说:“叶同志,前台有你的电话,对方姓罗。”
叶满枝与牛恩久对视一眼,两人几乎同时起身,快步下楼接起了电话。
她握着听筒听了一阵,原本放松的神情逐渐变得严肃,眉毛也越拧越紧。
“罗厂长,这件事我还得跟厂里沟通一下,我稍后跟你联系吧。”
叶满枝与对方寒暄几句便放下听筒,对旁边的牛恩久说:“罗厂长说可以合作,但是咱们得出点钱意思意思。”
“出多少?”
“五千块。”
“呵呵,五千块是意思意思吗?”
牛恩久背着手,越想越生气。
花五千块买个老生产线确实比新机器便宜,可是双方若要合作,对外的说辞就是义民二厂在滨江厂危难之时出手相助。
为了这条老生产线,滨江要承上海的人情。
如果他们真的能从上海拿一套免费的设备回去,那人情欠了也就欠了。
可是,让他们欠着人情,还要花五千块,哪有这样办事的!
叶满枝转述时的脸色也不太好看,蹙眉说:“他们市局领导的意思是,不用滨江承情,在轻工业部那边只说义民二厂把设备便宜卖给咱们厂了。”
牛恩久拉着脸“哈”了一声,“人家这主意可太精了!”
合着他从滨江跑去北京站岗好几天,是替上海工业局站的!
滨江厂到处折腾,帮人家拿到一条全新的、免费的生产线,但自己得花五千块!
而且人家不但能拿到最先进的设备、赚到五千块,还能在部委那边赚个好名声!
要知道,滨江跑去部委门口站岗,算是给部领导出了难题。
但上海在这个节骨眼上,将老设备卖给滨江厂,在外人看来,那不就是帮领导解决难题吗?
滨江和上海的前期交流,只有双方知道,北京哪会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
人家玩的这一手,既能在领导那里留下好印象,为争取匈牙利生产线增加砝码,又能处理掉老设备,赚回五千块,再让滨江小小欠个人情,毕竟五千块的设备确实便宜。
这岂止是一箭双雕,这是一箭好几雕啊!
牛恩久断然拒绝道:“不行,这五千块不能出!”
要是没有他去北京站岗这一出,花五千块买条生产线还是划算的。
可他已经去北京站过岗了,再从义民二厂买设备,就不只是经济行为,其中还有了点政治意义。
即使义民二厂口头上说不需要他们记人情,可是看在外人眼里,他们就是占了上海的便宜,以优惠的价格买到了设备。
叶满枝也知道这事让人心里别扭,可是她来上海出差的目的是搞设备。
只要能将罐头设备弄回滨江,让罐头车间恢复生产,就算达成了她的目的。
至于欠人情啊,面子啊什么的,都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双方距离那么远,即使欠了人情又能如何?
能免费拿到设备最好,若是需要花点钱,她其实也能接受。
她将自己的想法讲给牛恩久,老牛厂长黑着脸嘟囔了一句:“五千便宜吗?他们要是愿意五百块把生产线交给咱们,我立马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