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满枝耐心听了,笑着说:“其实这次邀请部委领导来滨江考察,主要还是为了那个乳品厂的技改资金。”
“嗯,你上次去北京,有结果了吗?”
“明年的预算里有380万的婴儿奶粉技改资金,但是还没确定要拨给哪个单位。”叶满枝详细解释,“这三家单位的奶源、地理位置、生产工艺都是差不多的,大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彭静云打断道:“我听说那个技术是咱们省里提供的?”
“对,但是研究所已经无私分享给全国同行了。所以,除了一点印象分,咱们几乎是没有什么突出优势的。”
只要没有领先优势,那380万资金落进谁的口袋就很难说得清了。
彭静云想清楚眼下的局势,问:“那你们轻工业局有什么打算?”
如果需要她出面跟轻工业部的领导争取,也不是不行。
叶满枝没想让她出面,主要是彭静云以前是管农业的,分管工业还不到一年,在轻工业部那边未必能说得上话。
她没提请领导帮忙这一茬,转而说:“全国有不少乳制品厂,有些工厂可以零星生产供给婴幼儿的特级奶粉,但是专门生产特级奶粉的企业还没有过。如果咱们将工厂建起来,就是全国最大规模的婴儿奶粉乳品厂。”
“嗯。”
“这么大的项目,又是建在食品工业小区里的,我觉得咱们不如与轻工业部食品局合作建厂,这380万的技改资金就相当于食品局的入股。”
正如常月娥所说,好处没有一个人占全的,总得给别人留一点。
但是与其把这个好处留给其他省市,还不如留给食品局呢。
到时候由食品局和滨江市财政共同出资建厂。
眼见彭静云还在拧眉思索,叶满枝接着说:“即使让食品局入股,产值也是算在滨江账面上的。而且虽说现在是合作,但是中央每年都要下放一批企业到地方上,保不齐哪天也能把乳品厂下放给咱们……”
第242章
早在北京的时候,叶满枝就想跟张处长谈谈合作事宜。
但她上面有好几重婆婆,这样的大事不能自专,只好按下心思,将客人请来滨江再说。
“与另两个省市相比,咱们的优势并不突出,如果不趁这次机会谈一谈合作,那技改资金未必能轮得到咱们。”叶满枝低声说,“我听说其中一家是由市革委副主任亲自去北京提交申请的。”
足可见人家的重视了。
彭静云琢磨着那380万的技改资金,心里也有点犹豫。
她当然知道与轻工业部食品局合作的好处。
就像一机部和四机部在地方上投资了很多机械厂和无线电厂,轻工业部也会投资一些重点轻工项目。
与轻工业部合作建厂,能省去很多麻烦,对滨江来说利大于弊。
可是,这笔技改资金的数目只有380万……
当初她点头同意让轻工业局去部委跑资金,其实是想让轻工业部出大头,最好能有个五六百万。
滨江再另外拿出两三百万就差不多了。
如果只有380万的话,滨江至少要出四五百万。
彭静云沉思一阵问:“轻工业部的这笔技改资金,能不能再增加一些?”
“……”
叶满枝被她问蒙了。
这这这……
明年全年的预算已经做好了,她咋让人家多投点?
见她说不出什么,彭静云若无其事道:“情况我了解了,等我跟李主任商量一下吧。”
叶满枝不由犯嘀咕,这是多好的事呀!
让轻工业部出资380万,滨江再出个四百来万就差不多了。
错过这次机会,再想建乳品厂的话,滨江就得全额出资!
她搞不懂领导的想法,走出办公室的时候,与门口的秘书点点头就准备离开。
不过,即将走出大门时,她又将腿及时收了回来,从兜里摸出两颗奶糖,分给小秘书一颗。